[实用新型]餐具清洗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6985.1 | 申请日: | 200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98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角谷胜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7L15/00 | 分类号: | A47L15/00;A47L15/4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餐具 清洗 | ||
实用新型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庭用或者业务用餐具清洗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家庭用及业务用餐具清洗机中,机体内设有清洗槽,清洗槽内具有供各类餐具装入的餐具筐,并且还使用铠装加热器对清洗水及冲洗水进行加热。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2001-275912中就示出了这种现有的餐具清洗机的一个例子。
在具有上述的现有构成的餐具清洗机中,在进行清洗操作及温水冲洗操作时,要通过铠装加热器对水进行加热。由于在清洗操作时水温要加热到约60℃,在进行温水冲洗操作时要加热到约70℃,因此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因此,在包含清洗剂费用、水费等在内的餐具清洗机运行费用中,电费所占的比例达到了7成左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大幅度地降低运行成本、大幅度缩短操作时间的餐具清洗机。
本实用新型的餐具清洗机包括:机体;清洗槽;将各类餐具收容到清洗槽内的餐具筐;供给清洗水的进水单元;对清洗水加压的清洗泵;将由清洗泵加压后的清洗水喷射到各类餐具上的清洗喷嘴;对清洗水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和热泵装置。这里的热泵装置采用了使致冷剂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机构、和蒸发器中依次循环的构成。另外,加热单元由冷凝器构成。
通过采用这样的构成,可以进行高效率的加热,或者能够提供很大的热量,从而可以大幅度降低运行成本,以及大幅度缩短操作时间。
附图简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餐具清洗机的侧视截面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餐具清洗机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餐具清洗机的侧视截面图,
图4为图3中所示的餐具清洗机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的餐具清洗机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实施例并不具有限定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作用。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餐具清洗机的侧视截面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餐具清洗机的俯视图。
首先,使用图1及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餐具清洗机的主要构成部分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餐具清洗机包括:机体1;清洗槽2;设置在清洗槽2内、供各类餐具装入的餐具筐3;供给清洗水的进水单元11;对清洗水加压的清洗泵9;将由清洗泵9加压后的清洗水喷射到各类餐具上的清洗喷嘴10;构成对清洗水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的冷凝器6;和热泵装置。在所述热泵装置中,致冷剂沿着压缩机5、冷凝器6、膨胀机构7、和蒸发器8依次进行循环。
通过这样的构成之后,本实用新型的餐具清洗机可以进行高效率的加热,或者可以提供很大的热量,从而可以大幅度地降低运行成本,或者大幅度地缩短操作时间。
下面对具有上述构成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餐具清洗机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及图2中所示,在本实施例1的餐具清洗机中,机体1中设有朝上方开口的清洗槽2,清洗槽2可从机体1朝前方拉出,其中设有用于收容餐具的餐具筐3。清洗槽2通过设在机体1和清洗槽2上的导轨4朝前方拉出。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餐具清洗机中设有热泵装置,该热泵装置中设有:对致冷剂进行加压的压缩机5;使致冷剂发生冷凝而放出热量的冷凝器6;将高压致冷剂变换成低温低压致冷剂的膨胀机构7;和使致冷剂发生蒸发从而吸收热量的蒸发器8。致冷剂(沿着图2中的虚线)在上述各组成部分中顺序地进行循环。
另外,清洗槽2的底面上设置有冷凝器6,作为对清洗槽2内的清洗水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另外,清洗槽2的后下方设有清洗泵9。这一清洗泵9通过从清洗喷嘴10喷射清洗水,来将收容在餐具筐3中的餐具进行清洗。
另外,进水单元即进水阀11用于向清洗槽2中加水,该进水阀11也被固定在机体1上。排水泵12用于排出清洗槽2内的清洗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清洗泵9作反向旋转来实现排水泵的功能。
进水软管13的一端与进水阀11相联接,另一端与清洗槽2相联接,将自来水加到清洗槽2中。排水软管14的一端与排水泵12相联接,另一端固定在机体1上,用于将清洗槽2内的清洗水排出。进水软管13及排水软管14本身可以伸缩自如,或者通过将与机体1及清洗槽2之间的联接部分设置成伸缩自如,使清洗槽2可以从机体1向前方拉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69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