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槽车船底油回收刮油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36784.1 | 申请日: | 2006-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47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 发明(设计)人: | 陆向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向清 |
| 主分类号: | B67D5/06 | 分类号: | B67D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15000内蒙古自治区巴彦***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槽 车船 回收 刮油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槽车船底油回收刮油器,是一种用于油槽车船底油回收的专用工具。
背景技术
在石油运输中,使用车船运输量非常大。油槽车船油在正常卸载后,总会剩余部分底油。目前,由于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专用的回收工具,因而给购油企业造成很大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槽车船底油回收刮油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刮头、刮刷和手柄的油槽车船底油回收刮油器,其结构特点是:刮头由一向内弯曲的长方形夹层体和一设置在夹层体内侧的手柄座组成,刮刷设置在夹层体内,并通过螺栓固定;且在手柄座和手柄之间设有弹性棒。在手柄座的两侧设有与夹层体内侧相连的加强杆,在加强杆的下方设有滚动地轮。所述夹层体、手柄座和滚动地轮由铜材或铝材制成。所述刮刷为工业毛毡或耐油橡胶或棉布中的一种。所述弹性棒为橡胶棒或耐油橡胶或弹簧中的一种。为了方便操作,在手柄的后端设有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刮头采用了向内弯曲的长方形夹层体,又刮刷设置在夹层体内,并可上下调节,且在手柄座和手柄之间设有弹性棒,还设有滚动地轮。因而,回收工作在车船油罐口即可方便操作,刮刷始终紧贴灌底,大大提高了燃油的回收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易于应用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刮头上部横剖面示意图
图中:1、刮头,2、刮刷,3、手柄,4、夹层体,5、手柄座,6、螺栓,7、弹性棒,8、加强杆,9、滚动地轮,10、软管,11、铜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包括刮头1、刮刷2和手柄3的油槽车船底油回收刮油器,其结构特点是:刮头1由一向内弯曲的长方形夹层体4和一设置在夹层体4内侧的手柄座5组成,由工业毛毡制成的刮刷2设置在夹层体4内,且其通过设置在夹层体4外侧的螺栓6挤压一与夹层体4大小相近的铜板11而调节固定;且在手柄座5和手柄3之间设有弹性耐油橡胶棒7。在手柄座5的两侧设有与夹层体4内侧相连的加强杆8,且在加强杆8的下方设有滚动地轮9。所述夹层体4、手柄座5和滚动地轮9由铜材制成。并在手柄3的后端设有软管10。
经试验,使用本油槽车船底油回收刮油器回收燃油量为:52立方米油罐车可回收30公斤,60立方米可回收35公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向清,未经陆向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67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在衬底之内包括氘的隔离结构的结构和相关方法
- 下一篇:可伸缩的三角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