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轴倾角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6463.1 | 申请日: | 200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76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谷荣祥;王革命;李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中星测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9/00 | 分类号: | G01C9/00;G01P15/08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75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倾角 传感器 | ||
1.一种双轴倾角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感应的重力加速度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的加速度计芯片,所述加速度计芯片的电压输出信号经A/D转换模块接至用于对该电压信号进行角度分析处理的CPU计算模块,所述CPU计算模块的输出经信号转换模块以RS422接口信号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倾角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给所述加速度计芯片和所述A/D转换模块的模拟部分提供5伏电压,并且给所述A/D转换模块的数字部分、所述CPU计算模块和所述信号转换模块提供3.3伏电压的电源稳压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倾角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度计芯片为MODEL1221芯片(U5)。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轴倾角传感器,其特征在于,MODEL1221芯片(U5)的端脚2、5、6、18和端脚19一起接地,同时又通过电容(C20)接至两个电阻分配所述电源稳压电路5伏电压后的2.5伏电压点;MODEL1221芯片(U5)的端脚3、9、11和端脚14一起接至所述电源稳压电路的5伏电压输出端,同时又通过并联的两个电容(C19、C10)接地;MODEL1221芯片(U5)的端脚8连接至所述CPU计算模块,同时又通过电阻(R15)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倾角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A/D转换模块为ADS1225芯片(U4)。
6.根据权利要求2、3或5所述的双轴倾角传感器,其特征在于,ADS1225芯片(U4)的端脚5接地,端脚10串联一电容(C23)后接地,端脚10又通过电容(C25)与端脚11连接,端脚11串联一电容(C24)后接地,端脚10又通过串联一电阻(R19)后接至MODEL1221芯片(U5)的端脚12,ADS1225芯片(U4)的端脚11又通过串联一电阻(R20)后接至ADS1225芯片(U4)的端脚16;ADS1225芯片(U4)的端脚12、13接地,同时ADS1225芯片(U4)的端脚12、13又通过一电容(C18)接至所述电源稳压电路的5伏电压输出端;ADS1225芯片(U4)的端脚14与端脚15接通后连接所述电源稳压电路的5伏电压输出端,同时又通过一电容(C13)接地;ADS1225芯片(U4)的端脚16接至所述电源稳压电路的3.3伏电压输出端,同时又串联一电容(C16)后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倾角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CPU计算模块为MSP430F147芯片(U6)。
8.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双轴倾角传感器,其特征在于,MSP430F147芯片(U6)的端脚1接至所述电源稳压电路的3.3伏电压输出端,端脚1又通过一电容(C11)后接地,端脚11接地,端脚54、55、56、57分别依次接至用于下载调试程序的仿真下载器芯片(JTAG1)的1、3、5、7脚,端脚58通过一电阻(R18)以及并联的电阻(R4)和二极管(D2)接至所述电源稳压电路的3.3伏电压输出端,电阻(R18)与电阻(R4)的连接端又通过一电容(C21)后接地,端脚62、63接地,端脚64接至所述电源稳压电路的3.3伏电压输出端,仿真下载器芯片(JTAG1)的9脚接地,仿真下载器芯片(JTAG1)的2脚接所述电源稳压电路的3.3伏电压输出端,且又通过一电容(C30)接地;MSP430F147芯片(U6)的端脚8与端脚9之间连接一电容(CRY2),且电容(CRY2)与端脚8的连接端又通过电容(C9)后接地,电容(CRY2)与端脚9的连接端又通过电容(C8)后接地;所述MSP430F147芯片(U6)的端脚22与端脚23之间连接一电容(CRY1),且电容(CRY1)与端脚23的连接端又通过电容(C6)后接地,电容(CRY1)与端脚2 2的连接端又通过电容(C7)后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中星测控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中星测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646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