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血液微栓过滤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6124.3 | 申请日: | 2006-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38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京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京玉 |
主分类号: | A61M1/34 | 分类号: | A61M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1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雁塔***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液 过滤器 | ||
一、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时用的血液微栓过滤器。
二、背景技术
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血液通过微栓过滤器,能够有效的滤过血液中的微栓和气体,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的安全性。目前所用的血液微栓过滤器虽然能基本上满足临床体外循环手术的要求,但是这种微栓过滤器其过滤网来回折叠成皱褶,形似纸折的扇子,使过滤网筛孔的实际开放面积减少,设计上不尽完善,血液通过时阻力大,血流分布不均匀,血液紊流大,对血液成分破坏较大,过滤效果不好,体外循环预冲时难排气,使用不方便,对病人安全性能差。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时用的血液微栓过滤器,申请人是在原专利《动脉血液微拴过滤器》,专利申请号01240551.5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改进,在过滤网支架上的同心圆筒壁上增加了多个侧壁孔,改变血液压力变均恒,流速稳定输出使血液均匀通过过滤网,对血液成分破坏较少,提高病人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案实现的:由在外壳和底盖上内固定带有过滤网的过滤网支架组成,过滤网支架由不同直径的同心圆筒组成,其同心圆筒壁上有侧壁孔,过滤网支架上设有同心圆折叠筛型过滤网。同心圆折叠筛型过滤网是以下述方式确定的,从纵剖面看为沿同心圆筒壁由外向内依次上下折叠成M形。
外壳内血液进口处设有导流板。
外壳上部为蜗壳型,外壳顶端设有排气口。
外壳6与底盖7之间呈密封粘接连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过滤网支架的同心圆筒壁上的多个侧壁孔,可使血液均匀分布经过过滤网,过滤网的同心圆排列限制了网筛孔之间的接触,增加了网的实际开放面积,血液通过时阻力减小,血液进口处设置导流板减少了血液紊流,降低血液流速,外壳上部蜗壳型设计,很容易排除血液中的气泡。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滤过率高,对血液破坏少,易排出气泡,使用方便,提高了体外循环的安全性。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过滤网支架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图。
图中标号说明:1排气口,2血液进口,3导流板,4过滤网支架,5血液出口,6外壳,7底盖,8底座,9同心圆筒,10凹槽,11过滤网,12同心圆筒壁侧孔。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参看图1和图2,血液微栓过滤器,包括外壳6和底盖7,外壳6上部为蜗壳型,外壳6顶端设有排气口1。外壳上设有血液进口2,外壳6内血液进口2处设有导流板3,外壳6和底盖7扣合密封连接,底盖7下端设有血液出口5,外壳6内设有过滤网支架4。参看图3和图4,过滤网支架4为底座8上设有多层不同直径的同心圆筒9,过滤网支架上的同心圆筒壁上有多个侧壁孔12,底座8上同心圆筒9之间设有凹槽10,用于固定过滤网11,过滤网支架4上设有同心圆折叠筛型过滤网11,同心圆折叠筛型过滤网11是以下述方式确定的,从图4纵剖面看为沿同心圆筒9壁由外向内依次上下折叠成M形。过滤网11底部固定在底座8中的凹槽10上。
工作原理:血液由血液进口2进入微栓过滤器内,血液经过导流板3导流减少了血液紊流,降低血液流速,过滤网支架4上的同心圆筒壁9上有多个侧壁孔12,可使血液均匀流过过滤网11,过滤网11同心圆排列限制了过滤网之间的接触,增加了过滤网11的实际开放面积,血液通过同心圆过滤网11从血液出口5进入循环。排气口1在最顶端,体外循环中排气口1向上可间断或持续开放,外壳6上端采用蜗壳型设计,很容易排除血液中的气泡或其它异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京玉,未经王京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61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