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微粉石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5720.X | 申请日: | 2006-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57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梁文涟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文涟 |
主分类号: | B02C7/12 | 分类号: | B02C7/12;B02C7/16;B02C7/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0上海市黄浦区大***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石磨 | ||
所属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使用在制药及食品行业的微粉粉碎装置,在保留传统石磨特点的同时,提高了物料研磨的细度和工作效率。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石磨由天然石料凿制而成,具有自然健康的优点,主要用于食品原料的粉碎(例如,研磨黄豆为豆浆等)。但,这样的石磨由人力或畜力进行驱动,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并由于其构造上的问题,导致无法把物料研磨到足够的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微粉石磨,以提高物料的研磨细度,提高石磨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石磨部分——1)超微粒碾磨:在上下磨的圆周部分没有磨槽,上下磨的石面完全紧贴,达到超微粒粉末的碾磨效果。2)均匀进料:上磨的出料口有一个水滴型的散料槽,以使进入研磨的物料能更顺利、均匀分布到石磨的研磨面,接受切割。3)勾配(石磨研磨面的球面):传统石磨的研磨面是平整的,而本实用新型的上下磨研磨面都是有勾配的。下磨的勾配球面直径大于上磨勾配的球面直径,使上下磨之间形成一个月牙型的微小空腔。上下磨在半径的2分之1以外才完全贴合,使物料在石磨中完成由粗至细的切割、粗碾、细碾的研磨程序。
驱动部分——将传统石磨中的手握的驱动摇柄,改造为金属连杆,连杆的上端是垂直驱动杆,垂直驱动杆的顶端是齿轮盘,电动机带动链条,链条与齿轮盘咬合,进而带动石磨转动,可以是驱动单台石磨,也可以进行多台石磨同时驱动。大大的提高石磨的工作效率。
有益的效果:
用电动机同时驱动单台或多台石磨以提高工作效率;改进石磨的研磨沟槽结构提高物料的研磨细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立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石磨纵剖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磨槽结构以及与传统磨槽的对比。
图中:1上磨;2下磨;3电动机;4传动链条;5齿轮盘;6金属连杆;7垂直驱动杆;8进料斗;9进料通道;10月牙型空腔;11上下磨完全吻合部分;12本实用新型的磨槽;13无槽区;14传统石磨的磨槽;15进料通道下端的水滴型散料槽。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12)和(13)的式样开凿磨槽,并加工出月牙型空腔(10)。传统石磨的整个研磨面都具有磨槽如(14),而在本实用新型研磨面圆周的外围有无槽区的如(13)。用电动机(3)带动驱动链条(4),齿轮盘(5),金属连杆(6),垂直驱动杆(7)、驱使上磨(1)转动。
实际使用时:
在进料斗(8)中装入被研磨物料。启动电源后电动机(3)开始运转。带动驱动链条(4)及齿轮盘(5)。垂直驱动杆(7)和金属连杆(6)开始转动,上磨(1)被带动开始研磨。被研磨物料装入进料斗(8)后,在重力和运转机械力的作用下经过进料通道(9),由进料通道下端的水滴型散料槽(15)将物料均匀的分散在上磨(1)与下磨(2)间。本实用新型的磨槽(12)上下的磨重合后,磨槽的方向正好相反,在转动的过程中,交叉的磨槽实现放射性,将物料向外推送。初进入月牙型空腔(10)的物料颗粒最大,物料在研磨的过程中被相反的磨槽向外推挤研磨的过程中完成切割、粗碾、细碾工序。通过上下磨的完全吻合部分(11)的被碾磨物料已经非常细小。最后经过最关键的无槽区(13)实现超微粉碎,流出成为超微的粉末(以茶叶为例,研磨后粉末大小约2~20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文涟,未经梁文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57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辊压机的动辊支承调心装置
- 下一篇:新型榔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