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男性阴部保护套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5018.3 | 申请日: | 200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73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梁桂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桂明 |
主分类号: | A41D13/05 | 分类号: | A41D13/05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勇;陈大通 |
地址: | 471003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男性 阴部 护套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套,特别是涉及一种男性阴部保护套。
二、背景技术:
为了保护人体各部位,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员采用各种护套,如护膝、护手、护腰、护腿等,唯独没有保护阴茎和睾丸的套。这个部位是男性运动员最薄弱部位,也是最需要保护的“空白点”。在平常运动状态,两腿保护着阴茎和睾丸的两侧,然而正面却没有任何保护,而且正面也最容易遭到意外撞击损伤,甚至丧命,正所谓不堪一击。例如人们经常接触到的很可能伤击男性阴部的运动项目:球类,棒,杆,栏,枪;经常碰撞性运动如摔交,散打,跆拳道等。由于世俗习惯,许多人在受撞击后羞于声张,不去就医,忍受下去形成隐患,甚至无缘再运动,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不断出现。授权公告号为CN2592136Y的阴茎保护器适用于阴茎手术后有效避免手术伤口触碰衣裤等物,减轻患者的疼痛,但如果将其应用到运动场所就不适用了。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设计并制作出一种男性阴部保护套。
技术方案:
一种男性阴部保护套,含有护茎套,护睾丸套,护茎套接触连接在护睾丸套上端接近开口处,护茎套内径和护睾丸套内腔相连通。
所述的男性阴部保护套,护茎套和护睾丸套连为一体,在护茎套端口上侧至护睾丸套开口处设有线性开口缝;或者护茎套和护睾丸套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男性阴部保护套,所述线性开口缝通过粘连带连接封口,或通过按扣连接封口,或通过纽扣连接封口;所述连接机构为环形粘连带连接关系,或为环形按扣连接关系,或为环形纽扣连接关系。
所述的男性阴部保护套,护睾丸套为一个整体囊形,或者在护睾丸套中间一定位置设有环行开口缝。
所述的男性阴部保护套,护睾丸套上端开口为近似水平开口,或为倾斜开口;护睾丸套上端开口形状为圆形,或者椭圆形,或者开口边缘形状吻合生理弯曲角度的弧线。
所述的男性阴部保护套,其特征是:护睾丸套下端囊体为封闭式,或在囊体上设有一定数量的通气孔。
所述的男性阴部保护套,护茎套和护睾丸套为硬橡皮制成,或为橡塑材料制成,或为弹性系数较高软塑材料制成。
所述的男性阴部保护套,保护套体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不同大小或长度、宽度的不同规格和型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男性阴部保护套,在运动员运动或竞赛或其他特殊场所工作时,能对男性阴部有效保护,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避免身体和经济上的损失。
2、本实用新型的男性阴部保护套,保护套体内侧边缘形状契合生理弯曲角度的弧线,使运动员穿戴之后既舒适又卫生。
3、本实用新型的男性阴部保护套,也适用于男性因阴部手术后没有痊愈的保护套,防止进一步受到伤害或减轻伤口与衣物的不断摩擦疼痛。
4、本实用新型的男性阴部保护套,结构简单、操作便利、成本低廉、适合不同年龄段的男性使用。
四、附图说明:
图1:男性阴部保护套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男性阴部保护套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男性阴部保护套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6:男性阴部保护套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7:男性阴部保护套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8:男性阴部保护套结构示意图之六。
五、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图3,图中1为护茎套,2为护睾丸套,护茎套1设在护睾丸套2上端接近开口处,护茎套1内径和护睾丸套2内腔相连通且护茎套1和护睾丸套2连为一体,护睾丸套2为一个整体囊形,在护茎套1端口上侧至护睾丸套2开口处设有线性开口缝3,线性开口缝3通过粘连带连接封口,护睾丸套2上端开口为近似水平开口,并且该开口为近似椭圆形开口,护睾丸套2下端囊体为一体封闭式,护茎套1和护睾丸套2都为硬橡皮制成。
实施例二:参见图4,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意义相同,不重述,不同的是:护睾丸套2上端开口为倾斜开口。
实施例三:参见图5,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意义相同,不重述,不同的是:在护睾丸套3中间一定位置设有环行开口缝5,该开口缝3的连接关系为粘连带连接。
实施例四:参见图6,编号与实施例一相同,意义相同,不重述,不同的是:在囊体上设有一定数量的通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桂明,未经梁桂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50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闭环波束成型的发射和接收装置
- 下一篇: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