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体特征指纹采集识别仪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4977.3 | 申请日: | 2006-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71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丁卫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安和指纹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20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欣棠;张厚山 |
地址: | 450003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 特征 指纹 采集 识别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纹采集识别仪,特别是于用干性及浅表皮性手指的采集识别仪。
(二)背景技术
利用光学原理采集与信号处理对特征人指纹进行识别的技术正在被用于银行、门卫安全、人体特征鉴定等诸多方面。由于其技术日趋成熟,成本不断降低,该高科技手段也正在向普通居民的生活、旅游等方面扩散,用途也越来越广泛。但该识别仪存在着某些方面的缺陷,如对于干性或浅表皮性手指就很难采集或识别,极大的限制了指纹产品的使用;又如指纹采集仪的外壳与玻璃采集识别棱镜之间较宽的接缝,易造成透水或进灰尘而影响采集效果;再如其主要部件如透镜支架造价高、加工难度大;CMOS成像芯片由于中心点无法定位,易造成成像偏移,存在诸多如加工、调试、组装方面的困难。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克服其上所述采集仪存在的一些缺陷,提供一种人体特征指纹采集识别仪。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依据了下述的技术方案。该指纹采集识别仪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光学棱镜、物镜和置于壳体尾部的CMOS成像装置,壳体的另一端为指纹采集视窗,该视窗边框呈锥台形,透光膜层放置在视窗内。
光学棱镜设置在壳体内的视窗端,在壳体与光学棱镜形成的夹角处填充防水材料。
透镜定焦支架设置在壳体内的光路通道上,在该中空筒形支架的壁上开槽,非球面树脂透镜放置在该槽内。
在壳体尾部设置定位中心孔和螺丝固定孔,在CMOS成像安装架上设置定位中心柱,CMOS成像安装架位于壳体尾部并与壳体固定连接,且定位中心柱置于定位中心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之处在于:
1、保证了按压指纹时的密度,平面承受力,彻底解决了干性及浅表皮性手指采集识别易拒的难题,同时也解决了防水、防灰的问题。
2、采用整体注塑透镜支架,造价低、着色方便,可规模化、统一化、批量化生产。
3、指纹采集识别仪的体积可缩小一倍,更大程度扩大适用范围。
4、采用树脂非球面透镜,纹理直接反射在CMOS成像面上,大大降低畸形变化率,提高采集识别效率。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CMOS成像安装架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人体特征指纹采集识别仪,包括指纹采集识别仪的壳体3、设置在壳体内的光学棱镜5、物镜7和置于壳体尾部的CMOS成像装置,其壳体的另一端为指纹采集视窗1,该视窗边框呈锥台形,透光膜层4放置在视窗内。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干性及浅表皮性手指的人就能用劲按压视图1处的透光膜层4,从而解决指纹易拒的难题。如果在在壳体与光学棱镜形成的夹角处填充防水材料2,就能够解决采集窗防水、防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方式是将透镜定焦支架8设置在壳体内的光路通道6内,在该中空筒形支架的壁上开槽,非球面树脂透镜7放置在该槽内。所述的透镜定焦支架8通过上述的结构方式,就能够实现采用整体注塑了。其造价低、着色方便,可规模化、统一化和批量化生产。由于采用树指非球面透镜,纹理直接反射在CMOS成像面上,大大降低畸形变化率,提高采集识别效率。
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再一步的改进的方式是在壳体尾部设置定位中心孔9和螺丝固定孔12,在CMOS成像安装架11上设置定位中心柱10,CMOS成像安装架11位于壳体尾部并与壳体3固定连接,且定位中心柱10置于定位中心孔9内。采用本结构后在安装CMOS时,只要将其牢固卡在定位中心柱之间,则无需另行拆卸调节,大大的降低了组装时所用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安和指纹识别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安和指纹识别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49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驱车把转动轴前置装置
- 下一篇:绝缘介质表面类金刚石薄膜的沉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