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翼片式太阳能真空管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34836.1 | 申请日: | 2006-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63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 发明(设计)人: | 汪本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本启 |
| 主分类号: | F24J2/05 | 分类号: | F24J2/05;F24J2/24 |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秋红 |
| 地址: | 450000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翼片式 太阳能 真空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翼片式太阳能真空管。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以安全、方便、无污染等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以其高效率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的主要结构是在储水箱上安装成组的真空管,真空管是一端开口另一端密封,其开口端插入到储水箱中,真空管之间互不相通,内管上的涂层吸热对内管水加热,由于冷热水的比重不同,产生循环,由于单根工作,水在每根真空管的内管中内循环,循环不畅,热能不能有效地流动交换,还有内、外管如果采用不同的材质制成,加之内管上涂敷吸热材料,内外管热膨胀系数不同,容易造成破管或密封处松动,另外,大部分的内管为圆管,受热面积小,还有一部分金属真空管是采用带有翼片的内管,但其结构主体为圆管,在圆管外焊接有弧形翼片,弧形翼片吸热将热量通过管壁传给圆管内的水或其他吸热介质,弧形翼片虽然加大了吸热面积,但翼片与圆管的接触面很小,热量传递慢,并且热量的传导还是通过管壁,真空管集热效率没有明显提高;再一个,真空管下端密封如果水中含有杂质,则容易沉在管底,不能通过流动将杂质带走,长久会造成水质污染,同时真空管内易积垢,使真空管集热效率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方便、集热效率高的翼片式太阳能真空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消除热胀冷缩引起管壁破裂或密封松动的翼片式太阳能真空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翼片式太阳能真空管,包括外管,外管内套装有内管,内、外管之间形成抽真空夹层结构,内管外壁涂敷吸热材料层,内管两端开口,外管两端分别与内管外壁之间密封连接,内管包括直管,在直管上对称设有带腔体并向外延伸的翼片。
直管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与翼片腔体连通,翼片腔体内固定有支架。
内、外管之间夹层中的直管上串接一段伸缩管,伸缩管与直管密封连接。
伸缩管为带有内腔的圆盘,圆盘内腔中心与直管连通。
伸缩管为一段波纹管。
伸缩管为一段螺旋管。
外管与内管的管壁之间通过密封盖密封连接,密封盖中心密封固定在直管上,密封盖外缘沿圆周设有环状槽,环状槽与外管端部配合,在环状槽中设有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的真空管两端开口,组装时真空管上端插装储水箱中,下端插装在连接管内,形成一个真空管—储水箱—连接管—真空管的循环通路,通过水本身冷热比重不同的特性,真空管内热水向上流动进入储水箱,储水箱下部的冷水通过连接管进入到真空管,吸收热量后,再进入储水箱,循环往复加热储水箱中的水,同时,该真空管为多腔翼片式,翼片对称设置在直管上,除了直管吸收热量传递给直管内的液体外,由于翼片也带有腔体,翼片吸收的热量直接传递给翼片腔体内的液体,同时直管内腔与翼片腔体通过一些通孔连通,发生热量的交换,这种结构内管的受热面积大,换热效率很高,使储水箱中水在较短的时间提高温度,真空管下端开口,真空管不易沉积杂质和积垢,提高了真空管的集热效率。另外,真空管的内、外管两端密封连接在一起,内管上设置有伸缩管,靠伸缩管的变形来吸收内、外管不同的热胀冷缩带来的变化,不会造成真空管的破裂,腔体内固定有支架,在内、外管之间抽真空时,不会使翼片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2、3中A-A向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翼片式太阳能真空管包括外管5,外管5内套装有内管1,内外管5、1之间形成抽真空夹层,内管1外壁涂敷吸热材料层,内管1包括直管1-1,在直管1-1上对称设有带腔体并向外延伸的翼片7,内管可由导热性能很好的金属制成,直管1-1上设有通孔10与翼片7腔体连通,通孔10至少在真空管两端的直管1-1与翼片7之间分别设置有4~6个通孔10,还有一种形式为直管与翼片腔体不连通,翼片7腔体内预先装有高沸点的导热介质,导热介质吸热通过管壁将热量传递给直管1-1,翼片7腔体内固定有支架9,支架9的作用为防止在抽真空时,翼片7腔体发生变形,外管5端部设有密封盖2,通过密封盖2密封使外管5与内管1之间形成密闭抽真空夹层,密封盖2可由金属制成,密封盖2的中心焊接在金属制成的直管1-1上,密封盖2外缘沿圆周设有环状槽3,环状槽3与外管5端部配合,在环状槽3中设有密封件4,密封件4为锡、铅、铝、锌等金属通过热压将外管5与密封盖2之间密封,密封盖2还可以由其他材料制成,以其他密封形式密封内、外管1、5,在内外管之间的夹层中,直管1-1上串接有伸缩管8,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在内管1的其他位置也设置伸缩管8,伸缩管8设置1~2个,伸缩管8为带有内腔的圆盘,圆盘内腔中心与直管1-1连通,伸缩管8还可以为一段波纹管或螺旋管,如果伸缩管8使用金属制成,可以制成直管1-1与伸缩管8的一体结构,伸缩管8的设置能吸收内、外管1、5的热胀冷缩带来不同变化,减少真空管的破裂或密封的松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本启,未经汪本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48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