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花盆的改良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34765.5 | 申请日: | 2006-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67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 发明(设计)人: | 董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俊杰 |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花盆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花盆的改良结构,特别涉及所述花盆结构具有供水及储存水液的功用,延长浇花间隔的时间,避免浇水过多植物腐烂或浇水不足植物枯死的情形产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花盆,主要为单纯的盆体,将植物栽种其中,必须时常适量的浇水;惟,吾人对于植物的浇水,常发生浇水过多,浇水不足或长时间未浇水等情况,造成植物生长不良、枯死或根部腐烂,另外,室内花盆浇水过多会渗出而造成地面湿滑危险,须加以清洁擦拭,阳台花盆浇水过多则会滴落楼下住户,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花盆的改良结构,可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不必长时间浇水,也不会产生多浇的水渗出滴落到地面的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花盆的改良结构,包括:
一外盆,具有至少二透孔;
一内盆,设置于所述外盆内部顶端,所述内盆底部具有一连接孔及多个穿孔,所述内盆底端与所述外盆之间形成一蓄水区,所述至少二透孔与所述蓄水区相贯通,且所述至少二透孔高度低于所述内盆底端;及
一吸水组件,穿设于所述连接孔,顶端凸出于所述连接孔,底端伸设于所述蓄水区内。
上述花盆的改良结构更包括一底盘,所述底盘可供盛置所述外盆。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一、所述外盆蓄水区内的水液被吸水组件吸取而渗湿内盆中的栽种土,达到自动浇水予植物的目的,大幅增长浇水时间的间隔,避免长时间未浇水而造成植物枯死的情况发生。
二、所述蓄水区内的水液储存至所述至少二透孔的高度时,通过所述至少二透孔溢流至底盘,防止水液浸渍植物根部,避免植物根部腐烂。
三、所述至少二透孔与外部相通,可使外部空气进入蓄水区,再经由多个穿孔进入种植区供植物根部吸收,使种植区的空气流通散热,植物生长状态更为良好。
四、所述蓄水区内部多余溢流而出的水液,流至所述底盘而加以收集,保持地面的干净,并防止污水滴落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组合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使用状态组合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盆;11-透孔;2-内盆;21-连接孔;22-穿孔;3-吸水组件;4-底盘;A-种植区;B-蓄水区;W-水液;C-栽种土。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花盆的改良结构包括一外盆1、一内盆2、一吸水组件3及一底盘4,所述外盆1具有至少二透孔11,所述内盆2设置于所述外盆1内部顶端,内部为一种植区A,底部具有一连接孔21及多个穿孔22,所述内盆2底端与所述外盆1之间形成一蓄水区B,所述至少二透孔11与蓄水区B相贯通,且所述至少二透孔11高度低于所述内盆2底端,如图2所示,所述吸水组件3穿设所述连接孔21,其顶端凸出于所述连接孔12,底端伸设于所述蓄水区B内,所述底盘4外径大于所述外盆1的外径,可供盛放所述外盆1。
栽种植物时,请参阅图3所示,所述内盆2的种植区A可填放栽种土C,栽种需水性强的植物时,将吸水组件3顶端缠绕于植物根部,栽种需水性弱的植物时,只需将吸水组件3顶端接触植物根部,如第四图所示;浇水时,所述内盆2种植区A过多的水液W,经多个穿孔22流至蓄水区B储存,所述植物根部并可通过多个穿孔22及至少二透孔11与外部空气相通,使植物根部吸收空气的养分以促进其良好生长,如图3所示,当植物需要水分时,则通过所述吸水组件3将蓄水区B内的水液W吸入渗湿栽种土C,达到自动供水予植物根部的目的,并只需8~10天浇水一次,拉长浇水时间的间隔(现有的花盆一般约1-2天需浇水一次)。
当蓄水区B内的水液W水位到达所述至少二透孔11高度时,水液W则会由蓄水区B经所述至少二透孔11溢流至底盘4内,由底盘4盛接溢流而出的水液W,避免造成污染,如图4所示,所述至少二透孔11高度低于所述内盆2底部,使所述蓄水区B内储存的水液W不会进入所述内盆2的种植区A,避免植物根部浸水腐烂。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仍可作些许的更动与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加以界定,并涵盖其合法均等物,而不限于先前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俊杰,未经董俊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47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