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长轨形铸钢件的浇冒口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3778.0 | 申请日: | 200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04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谢永富;熊国锋;邱正义;武胜祥;杨迎新;于小平;张忠新;寇怀宇;苏元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代理公司: | 贵州国防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杜胜雄;张素平 |
地址: | 561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轨形 铸钢件 冒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件的浇冒口,特别是长轨形铸钢件的浇冒口。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图2和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以前一种长轨形铸钢件采用的浇冒口。该铸钢件采用这种浇冒口时,必须要使用砂芯造型,并在铸件横截面的大头平面上开一排冒口进行补缩。在铸造过程中采用这种浇冒口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一、由于要用砂芯造型导致要先制造芯盒,制造芯盒将浪费木材等用于制造芯盒的材料,而制芯盒、焊芯骨、打砂芯、下芯子等不仅增加了繁琐的工序,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还延长该类铸件的生产周期,增加了生产成本。
二、造型劳动强度大,打砂芯、焊芯骨、挖冒口等操作相对复杂,造型所需型砂量也较多。
三、铸件质量不稳定,铸件容易出现掉砂、气孔、表面质量差、加工量大等铸造缺陷。
四、由于开设的冒口多,增加了钢水的用量,导致该铸件的工艺出口率低。
五、锻件清理较为困难,铸件清理时,由于要清理掉砂芯内的芯骨和切割多个冒口,增加了清理的工作量,造成清理困难和浪费切割用的乙炔和氧气等气体。
因此,对这种长轨形铸钢件的不合理的浇冒口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使造型和清理更为简便的长轨形铸钢件的浇冒口,采用该浇冒口还可简化工序,缩短生产周期和获得质优的铸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长轨形铸钢件的浇冒口,包括有浇口杯、直浇道、内浇道和大冒口,浇口杯、直浇道、内浇道和铸件依次顺序相连。该大冒口位于铸件一端的端头;在铸件的分型面上沿该铸件小头底面长度走向开有内浇道和一排内浇口与铸件相连,直浇道位于大冒口的一侧并与内浇道垂直连通。
在该铸件的分型面上开有与大冒口相通的连接通道并与内浇道垂直相交,直浇道位于内浇道与连接通道相交处。
采用上述浇冒口在浇注铸件时铸件上带有大冒口(10)的一端与水平面的倾角为0℃~30℃,最佳优选角度为15℃。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长轨形铸钢件的长度范围为1000mm~3000mm,最佳优选为2000mm,所述铸件的宽度或高度范围100mm~300mm,最佳优选为2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长轨形铸钢件的浇冒口由于采用了倾斜浇注方式和分型面改为从该铸件“工”字型中心线进行分型,使该铸件“工”字型中间两边的空腔分别由上型和下型自然带出,从而在造型时不需要制芯盒、焊芯骨、打砂芯、下芯子等工序操作,在铸件清理时不需要挖芯骨;采用一个开在铸件端头的大冒口代替原来开在铸件大平面上的一排小冒口对铸件进行补缩,可以减少钢水的用量,并有利于提高铸件的表面质量和减轻铸件清理时切割冒口的工作量,减少切割冒口所需用气量;直浇道通过连接通道与大冒口连通使浇注时钢水直接注入到冒口中有利于补充冒口补缩铸件的钢水量和实现铸件的顺序凝固,提高铸件的质量。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浇冒口在铸造长轨形铸钢件的过程中,可以减少生产工序,降低劳动强度工,节约材料,缩短生产周期,提高铸件的质量和工艺出品率,提高劳动生产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改进前长轨形铸钢件的浇冒口沿铸件横截面方向的分布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视图的左视图。
图3是图1所示视图的俯视图。
图4是改进后该铸件的浇注系统沿其横截面方向的分布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视图的左视图。
图6是图5所示视图的俯视图。
图7是该铸件的浇冒口采用倾斜浇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和图3所示的长轨形铸钢件的浇冒口,铸件1沿其大头顶面即分型面7分为上型8和下型9,两个砂芯2形成铸件1的“工”字形中间两边的空腔,铸件1的大头顶面上沿长度走向有一排小冒口6,在铸件1大头的一侧沿长度走向有内浇道3并设有一排内浇口,浇口杯5、直浇道4和内浇道3依次顺序连接,浇口杯5和直浇道4位于铸件1大头侧面沿长度走向的中间位置(图2和图3中均未示出)。
图4示出了铸件1与浇注系统的连接关系和铸件的分型位置,铸件1沿“工”字型横截面的中心线所在平面即分型面7分为上型8和下型9,浇口杯5、直浇道4和内浇道3依次顺序连接,浇口杯5、直浇道4和内浇道3位于铸件1小头底面沿长度走向的一侧,图4中未示出具体位置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37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莫来石生产中的尾气余热利用和除尘装置
- 下一篇:便携式发电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