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指纹辨识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3076.2 | 申请日: | 2006-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56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有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知网生物识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培坤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 辨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纹辨识结构可用于输入指纹影像,特别指一种滑动式(或称连续式)指纹辨识结构。
背景技术
生物辨识方法的优点在于个人生物数据为人体的一部份特征,可随时的被撷取使用,无需使用者刻意记忆,也无法被盗取,特别的是结合指纹生物特征的保护方法,不仅严密、无重复性,提供应用、使用面上相当方便,因此电子信息产品附带指纹辨识功能,特别是储存多媒体数据等的保护方面,更是结合生物辨识方法重要发展项目之一。
一般而言,指纹辨识装置配有指纹感应器,以当使用者将其手指放至指纹感应器的扫描表面时,指纹的特征得以由指纹感应器所读取。而该指纹感应器可以是光学式、按压式及滑动式(或称连续式),其中光学式读取效率最高。但因为成本及空间等的考虑因素,目前市面上所使用大多为滑动式指纹感应器为主,其使用方式是必须让手指的第一指节的指纹依序正确滑移贴合通过指纹感应器,指纹感应器撷取指纹后,经算法转换指纹图像,再与数据库作比对。
然而,当使用者的刷指纹行为不正确或滑道设计不良时,通常容易造成手指受挤压而变形,或与指纹感应器无法作妥善贴合时,造成指纹撷取的特征值不足,进而与数据库作比对时,使比对的失败率增加,相对的无法作为使用者的认证,即须重复的进行指纹贴覆撷取的动作,难免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因此,如何提升指纹辨识装置硬件方面的撷取效率,并且在相同的软件效率下,及不增加指纹感应器面积的成本考虑下,能够满足一般使用者在使用时的不同使用特点,而能符合达至80%的使用者所使用,即通称的八二法则(Pareto Principle),以获得更高指纹辨识率就显得非常重要。
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有感上述的缺失有改善之处,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纹辨识结构,采用外部的硬件结构设计,能够提升指纹感应器撷取指纹特征的效率,并降低撷取指纹的失败率,同时能符合一般使用者不同的使用特点,具有不须更改软件设计或增加指纹感应器面积等效果,进一步达到节约成本的功效。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指纹辨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滑道,形成于该主体表面;隆起部,其突设于该滑道上;开槽,开设于该隆起部顶端,以使该隆起部具有两相对应的第一弧面及第二弧面;以及滑动式的指纹感应器,其设于该开槽中位于该第一及第二弧面之间。
在根据上述构想的指纹辨识结构中,该主体为电子信息产品或一壳体;该电子信息产品为笔记本计算机、鼠标、MP3播放机、外接式移动装置、指纹读取器或计算机周边产品。
在根据上述构想的指纹辨识结构中,该滑道二端或一端与该主体间形成有渐升面,位于该隆起部相对端;该渐升面呈弧形或倾斜状;该渐升面的外缘面与该主体间系呈弧形状。
在根据上述构想的指纹辨识结构中,该滑道向下凹设有凹槽;该滑道两端或一端呈水平面而连接至该第一及第二弧面底部。
在根据上述构想的指纹辨识结构中,该指纹感应器高度突伸于该第一及第二弧面高度。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功效,通过上述隆起部的设计,使本实用新型能在相同的软件效率及指纹感应器面积下,提升指纹感应器撷取效率,并降低撷取指纹的失败率,同时能够满足一般使用者不同之使用特点,具有不须更改软件设计或增加指纹感应器面积等的效果,以达到节约成本的功效。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实施动作的第一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实施动作的第二示意图。
图3C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实施动作的第三示意图。
图3D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实施动作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主体 10 滑道 20 渐升面 21 凹槽 22
隆起部 30 第一弧面 31 第二弧面 32
开槽 40 指纹感应器 5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知网生物识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知网生物识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30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