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汇流排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33018.X | 申请日: | 2006-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04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昌克;刘振忠;伯纳德·比扎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B1/20 | 分类号: | H02B1/20;H02G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陶凤波 |
| 地址: | 法国吕埃***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汇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电源转换设备的汇流排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双电源供电系统中,主电源和备用电源通过适当的电源转换设备来实现对负载的轮流供电。为简化电源转换设备的负载端的接线,通常在电源转换设备的负载端设置有汇流排装置,如图1所示。在图1的示意图中,在汇流排装置140一侧的三组固定端子可以分别经电源转换设备130连接到主电源断路器110和备用电源断路器120,而在汇流排装置140另一侧的固定端子则连接到负载150。例如当主电源断路器110由于故障而停止供电时,能够通过将电源转换设备130从主电源断路器110切换到备用电源断路器120,从而实现对负载150的继续供电。
传统的汇流排装置包括多个汇流排导体,并采用一体化的实心结构来实现各汇流排导体之间的绝缘和对汇流排导体的支撑与固定。一种传统的汇流排装置采用一体化的实心结构,例如将四个汇流导体一体化固定在热固性材料体中,这样存在体积大、笨重、浪费材料等问题。而且,由于该传统的汇流排装置采用实心的结构,受现有生产工艺技术之限制,其壳体只能采用热固性材料成型,材料成本较高;并且通常需要大型的压机等设备进行加工,还造成生产复杂和制造成本增加。
鉴于传统的汇流排装置中的上述问题,因此还需要提供一种体积和重量适当、用料节约且制造方便的汇流排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汇流排装置,其包括:绝缘壳体;多个T形汇流导体,每个T形汇流导体包括主体部分,主体部分在两端各具有从其第一侧延伸的端部端子,在中部具有从其第二侧延伸的中部端子,T形汇流导体的第二侧与第一侧相对,在任意两个端子之间的主体部分被绝缘材料覆盖;其中,多个T形汇流导体彼此平行地堆叠,端部端子在同一侧彼此靠近并且在堆叠方向上相互错开,中部端子彼此靠近并且在堆叠方向上相互错开;多个T形汇流导体在堆叠后容纳并固定于绝缘壳体内,且仅端子暴露在绝缘壳体外。
相较于传统的汇流排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汇流排装置取得了节约材料、简化工艺、降低制造成本等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并更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汇流排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汇流排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汇流排装置的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单个T形汇流导体的立体图;
图5是四个T形汇流导体的堆叠的立体图;
图6是示例性的下壳体的立体图;以及
图7是示例性的上壳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根据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标号指代。这些附图和相关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另外,下文多处所提及的“在另一个实施例”并非指代同一个实施例。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汇流排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为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汇流排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参见图2和图3,汇流排装置300包括彼此相对结合的上壳体310、下壳体320以及四个T形汇流导体330~360(另外请参见图4和5)。该四个T形汇流导体330~360容纳在由上壳体310和下壳体320结合而构成的壳体内部空间中,而仅在汇流排装置300的外部露出了各汇流导体330~360的各个端子,其中在汇流排装置300一侧的两端分别露出了汇流导体330~360的端部端子332~362和334~364,在汇流排装置300另一侧的中部露出了汇流导体330~360的中部端子333~363。
下面以T形汇流导体330为例来对该汇流排装置300的各T形汇流导体330~360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未经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30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