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螺旋状的补充式储墨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2540.6 | 申请日: | 2006-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07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王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良 |
主分类号: | B43K5/14 | 分类号: | B43K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7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螺旋状 补充 式储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书写墨液而全封闭的补充式储墨器,用于可安装在书写工具中,或可调换在书写工具中的储墨器。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具有书写墨液而全封闭的补充式储墨器,其底部与书写工具相连接处一般为采用侧边的直壁与直壁相挤压而密封的;很容易出现漏墨水或书写时中断现象,其主要原因是:①当补充式储墨器底部的直壁与书写工具相连接处中的直壁在相配合时如果过紧,很容易造成相配合处出现破裂而导致漏墨水和/或储墨器脱落现象。②它们之间的配合处如偏松时,虽然不会出现破裂现象,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补充式储墨器很容易因脱落而出现漏液现象。③尤其是适用在带有书写墨液的储墨腔的书写工具中,当储墨腔中的书写墨液在未用完时,在无意中或小孩玩耍时按动带有书写墨液的补充式储墨器,很容易开通储墨器中的书写墨液,就会造成书写工具出现大量的漏液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出一种带有螺旋状的补充式储墨器,该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安全,兼起保险作用,有效地避免和防止了漏书写墨液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在补充式储墨器中至少有部分设置螺纹(螺旋状),用于与书写工具相旋接,当无意中或小孩玩耍时无法直接按动储墨器,有效地防止和避免了书写工具出现滴漏书写墨液的现象,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储墨器,该结构加工方便,成本低,适合大批量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括筒体、盖部和底部,以形成全封闭的补充式储墨器,在补充式储墨器中装有书写墨液,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全封闭的补充式储墨器中至少有部分设置螺纹,用于可与书写工具相旋接。
在所述补充式储墨器的筒体表面或底部至少有部分设置螺纹。
所述底部设置凹部。
在所述底部中设置通孔,在所述通孔中设置封闭件,以形成凹部。
所述封闭件为圆珠状或块状。
在所述凹部中至少有部分设置螺纹。
在所述凹部中设置开通装置。
所述开通装置包括开通件和引墨装置。
所述开通装置还包括换气通道。
所述引墨装置为引墨芯或引墨件或引墨槽。
所述筒体表面最大处外径为在Φ5mm~Φ35mm之间,或筒体表面最大处长度N为在5mm~40mm之间。
所述筒体表面最大处外径为在Φ8mm~Φ28mm之间,或筒体表面最大处长度N为在8mm~30mm之间。
所述筒体表面最大处外径为在Φ8mm~Φ25mm之间,或筒体表面最大处长度N为在8mm~25mm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有效地防止和避免了书写工具的滴漏现象,该结构简单、合理,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储墨器,成本低,适合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五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六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七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八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意出可安装补充式储墨器的第一种书写工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补充式储墨器安装在书写工具中工作状态(开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补充式储墨器装在带有书写墨液的储墨腔的第二种书写工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储墨腔中的书写墨液用完后,补充式储墨器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第三种书写工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第四种书写工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第五种书写工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第六种书写工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储墨腔中的书写墨液用完后,补充式储墨器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第七种书写工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示意出补充式储墨器可安装在带有含墨装置的第八种书写工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补充式储墨器安装在带有含墨装置的第九种书写工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第十种书写工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第十一种书写工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良,未经王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25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粗纱机锭翼和筒管的传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双层冷却液道的发动机气缸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