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舶上层建筑甲板弹性接头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2074.1 | 申请日: | 200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57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严俊;王涛;彭祖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营武昌造船厂 |
主分类号: | B63B3/48 | 分类号: | B63B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涛 |
地址: | 43006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上层建筑 甲板 弹性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上层建筑甲板弹性接头。
背景技术:
对于具有长上层建筑结构的客船、客滚船等船舶,如果不采用有效的防范措施消除上层建筑和主船体的结构变形的偶合问题,船体梁的中纵弯曲会造成上层建筑产生很大应力,发生变形,甚至出现裂纹,造成结构破坏。因此,在上层建筑的长度方向上设计一个或多个弹性接头连接上层建筑甲板分段,是十分必要的,现有技术中,弹性接头有π型、凸半圆弧形,但是,π型弹性接头在变形较大时易产生裂纹,凸半圆弧形弹性接头的弧板上凸高度不利于客舱甲板上地板的装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船舶上层建筑甲板弹性接头采用下凹圆弧形弹性接头,不但在船体变形时不易断裂,而且可以隐藏在内部装修中,不影响外观。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船舶上层建筑甲板弹性接头,所述上层建筑甲板各板块之间通过下凹圆弧形弹性接头连接。
所述上层建筑甲板各板块分别由相应分段的强纵桁支撑,弹性接头处的强纵桁之间通过上、下倾斜滑块接触,所述上、下倾斜滑块位于所述下凹圆弧形弹性接头下方。
甲板强横梁和所述强纵桁组成甲板强板架,阻止所述强纵桁向上、向下的变形。
防震拉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强纵桁的长悬臂端与下层甲板之间,阻止所述长悬臂端向上、向下的变形。
附图说明:
附图1a-1c分别是船体处于常态、船体中拱向上弯曲变形、船体中垂向下弯曲变形时,船体的形状示意图;
附图2a-2c分别是船体处于常态、船体中拱向上弯曲变形、船体中垂向下弯曲变形时,下凹圆弧形弹性接头以及船舶强纵桁的变形示意图;
附图1的(a)、(b)、(c)中,上层建筑为9、主船体为10。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a-1c是安装有下凹圆弧形弹性接头船舶的整体结构变形示意图。
图2a-2c是本实用新型船舶甲板、强纵桁在接头处的连接结构,分段的上层建筑甲板由相应分段的强纵桁支撑,甲板8板块之间通过下凹圆弧形弹性接头1连接,下凹圆弧形弹性接头1两端通过焊接连接在甲板8板块端部上,最好是小焊角搭接焊。下凹圆弧形弹性接头的下方是两相邻的强纵桁6、7的接合处,强纵桁6一端具有上倾斜滑块3,相邻的强纵桁7一端具有下倾斜滑块2,强纵桁6、相邻的强纵桁7通过上、下倾斜滑块3、2接触,滑块间涂少许润滑油脂润滑。下凹圆弧形弹性接头1两端一定距离处分别设置有甲板强横梁5,甲板强横梁5设置在强纵桁6、7和上层建筑甲板8板块之间,甲板强横梁5上端固定在甲板8板块下表面,下端拉住强纵桁6、7,从而阻止强纵桁6、7向上、向下的变形。上倾斜滑块3与和其处于同一根强纵桁6上的甲板强横梁5之间的距离,大于下倾斜滑块2与和其处于相同强纵桁7上的甲板强横梁5之间的距离,因此,把具有上倾斜滑块3的强纵桁端称为长悬臂端,把具有下倾斜滑块4的强纵桁端称为短悬臂端。防震拉杆4固定连接在具有上倾斜滑块3的长悬臂端与下层甲板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从而阻止强纵桁的长悬臂端向上、向下的变形。安装到位的弹性接头应处于水平状态,使滑块接触而不受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的弹性接头适用于纵骨架式和横骨架式上层建筑;
2、安装方便,有利于施工,特别有利于上层建筑的分段建造;
3、解决非强力构件因总纵向弯曲的偶合作用而产生的结构破坏;
4、避免了因纵向结构的不连续而造成向上的惯性力而产生的振动变形和噪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营武昌造船厂,未经国营武昌造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20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滑道对开式槽体密封装置
- 下一篇:圆锥破碎机轴套温度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