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光板及背光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1223.2 | 申请日: | 2006-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25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许福明;王天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县潭子***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背光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创作是关于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块,尤指一种有关将光学膜片与导光板呈模块化设计的导光板及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图1为显示一公知背光模块的构件分解图。如图1所示,背光模块100是由一定位框102、一导光板104及一组堆栈的光学膜片106所组成,光学膜片106例如可为一扩散片108、一X轴棱镜增光片110a、一Y轴棱镜增光片110b所构成,定位框102上形成数个缺口112,各个光学膜片106均对应缺口112位置形成膜片凸缘114,以置入定位框102的数个缺口112内,通过定位框缺口112与膜片凸缘114的对位效果,使光学膜片106水平限位于定位框102内。
然而,此一设计当导光板顶面104a与定位框102的挡墙顶面102a的距离过小时,容易造成堆栈的光学膜片106于导光板104滑移而不易组装,因此,一般会增加导光板顶面104a与定位框102的挡墙顶面102a的距离,以形成一容许裕度,方便各光学膜片106的组装放置,但当存放光学膜片106的空间较大时,各光学膜片106间可能因毛边、空气、滑动等因素,而无法相互紧密贴合,造成增光片110a、110b的棱镜面不平整,而产生牛顿环现象等问题。
新型内容
因此,本创作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导光板及导光组件,其能避免光学膜片于导光板上滑移或松动,而能维持光学膜片于导光板上的精确定位。
本创作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能于组装后维持光学膜片的良好平整度。
依本创作的设计,一种导光板包含一基板及数个定位结构,基板上贴覆有至少一光学膜片,且光学膜片具有数个沿端面凸伸形成的卡角,数个定位结构连接于基板例表面,各个定位结构与基板具有一高度差,且两者的连接处形成嵌合卡角的一卡槽,且定位结构可由一第一凸块、一第二凸块及一肋部所构成,该肋部连接第一及第二凸块且与导光板的侧表面保持一间隙。
通过本创作的设计,因导光板的侧表面独立设置具有卡槽的数个定位结构,且该定位结构设计为与基板具有一高度差,如此当光学膜片的凸缘置入卡槽时,可产生稳固的嵌合效果,以避免光学膜片的滑移或松动,而能维持光学膜片于导光板上的精确定位。
再者,本创作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包含一定位框、一反射板、一导光板、至少一光学膜片、一背光源及一遮光反射胶带,反射板容置于定位框的承载槽,且导光板叠置于反射板,并背光源设置于导光板的一端侧,且光学膜片堆栈于导光板,而光学膜片形成有凸缘以与导光板的定位结构嵌合,遮光反射胶带压贴光学膜片邻近导光板框缘的区域,通过遮光反射胶带的摊平效果可完全避免凸缘置入凹槽时可能发生的变形,而可维持良好的光学膜片平整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一公知导光模块的构件分解图。
图2为依本创作的一实施例,显示一导光板设计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部份放大示意图M。
图4为图2所示的导光板的一侧视图。
图5为一构件分解图,显示构成本创作一导光模块的组件。
图6显示数个光学膜片堆栈于导光板后的示意图。
图7为沿图6的A-A’线横切而得的剖面放大图。
图8为显示本创作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为显示本创作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为显示本创作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为一构件分解图,显示包含本创作导光板设计的一背光模块。
图12为一背光模块的俯视平面图。
图13沿图12的B-B’线横切而得的剖面放大图。
符号说明
10 导光板 12 基板
12a 出光面 12b 反射面
12c 侧表面 14 定位结构
14a 水平面 16 卡榫
18 卡槽 20 光学膜片
22 扩散片 24 X轴棱镜增光片
26 Y轴棱镜增光片 28、28a、28b 凸缘
30 背光模块 32 定位框
32a 定位框承载槽 34 反射板
36 背光源 38 遮光反射胶带
42 凹槽 44 显示区域
100 导光模块 102 定位框
102a 挡墙顶面 104 导光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12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移硫化机
- 下一篇:一种原油或馏分油酯化降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