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处理轴承套圈整形顶子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30418.5 | 申请日: | 2006-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75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 发明(设计)人: | 关力;龚建勋;陈惠琴;刘宏宇;陈卉珍;王珂;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00 | 分类号: | B21D3/00;B21D3/16;B23P23/04;C21D9/40 |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云红 | 
| 地址: | 471039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处理 轴承 整形 顶子 | ||
所述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套圈的整形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种热处理轴承套圈整形顶子。
背景技术
在轴承行业中,对轴承套圈进行热处理是为了得到高强度、高硬度、耐疲劳强度及抗磨损的工作面,以适应其工作条件。为此套圈要进入高温加热炉进行加热——热处理工艺加工。为保证产品质量,对于易变形的轴承套圈还需要进行热整形。
在套圈热处理生产过程中,热整形是利用淬火后套圈的组织和应力不稳定状态借助外加应力以改变套圈变形方向,同时伴随着微小的塑性变形实现的。传统的热整形方法是在套圈淬火出炉后不久温度较高时进行整形的,即操作工迅速测量出变形的最高点,然后用铜棒敲击后再逐个测量轴承套圈是否变形,直到满足检查规程的技术要求,才能继续进行热处理的下一过程,经过淬回火后,再由检查员进行测量。但仍不能避免轴承套圈变形的产生,变形的轴承套圈只有进行返工,由于返工后的产品易出现缩小现象,从而加大了产品的废品率。实践证明,这种整形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采用敲击的方式会造成轴承套圈显微裂纹,以致影响性能。另外,这种整形方法还存在劳动强度大,产量低、能耗大,废品率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由此产生,提出一种热处理轴承套圈整形顶子。使用该整形顶子对轴承套圈进行整形可确保轴承套圈性能的稳定性,降低废品率,减轻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由顶头、顶杆和调节杆构成,顶杆的两端分别与顶头和调节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通过可调节的整形顶子对热处理轴承套圈进行整形,将原来轴承套圈在热处理淬火后产生的套圈变形用铜棒敲击整形的方式,改为用顶子顶在轴承套圈内的整形方式,从而确保了热处理轴承套圈性能的稳定性,使产品因变形所造成的废品率大幅下降。减少了变形造成的废品,降低了能耗,减轻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顶头,2、顶杆,3、调节杆,4、套圈。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由顶头1、顶杆2和调节杆3构成,顶头1和调节杆3分别连接在顶杆2的两端。顶头1、调节杆3与顶杆2的连接方式可采用多种:对于大尺寸的轴承套圈,为了方便操作,可在顶杆2的两端设螺纹连接孔,顶头1和调节杆3分别与顶杆2螺纹连接;对于小尺寸的轴承套圈,可在顶杆2的一端设螺纹连接孔,调节杆3与该螺纹连接孔螺纹连接,在顶杆2的另一端设插接孔,顶头1与该插接孔插接连接。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套圈经过淬回火后,经检查员测量确认有变形的套圈时,将整形顶子放在套圈4内变形的低点(如图2所示),通过调节顶杆2和调节杆3使顶头1在套圈内径方向处撑开,然后同套圈4一同回火,回火后空冷至室温卸掉顶子,整形完成后再按正常回火工艺回火一次,以进一步消除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04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梭织机综框限位装置
- 下一篇:安全套模具同步预处理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