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式大豆种子脱粒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0185.9 | 申请日: | 2006-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67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凯 |
主分类号: | A01F11/00 | 分类号: | A01F11/00;A01F12/18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申玉玺 |
地址: | 453100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式 大豆 种子 脱粒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式大豆种子脱粒机,特别适用于农业科研对大豆作物杂交育种试验和高级原种提纯复壮,以及大面积繁育原种的脱粒清选机具。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用联合收割机对大豆的收获,其破碎率≤3%,总损失率≤2%,黑龙江省制造的大豆脱粒机,其破碎率3-5%,总损失率约4%,上述两种收获机具只能作为粮食生产使用,它的脱粒滚筒主要由纹杆、板齿、弓齿和钉齿组成,是开式滚筒与机盖、栅格凹板配合,把大豆籽粒脱下,它的脱粒原理是靠纹杆搓,用板齿、弓齿和钉齿敲击,属刚性脱粒,是造成破碎率高的主要原因,其各部结构难以在更换品种时对残留在机内的籽粒和杂物清扫干净,品种之间的大豆籽粒混杂严重,不能作为育种试验和大面积繁殖原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出一种用柔性强力脱粒,对大豆种子损伤很小,其科研用机型不混杂,其原种繁殖用机型的混杂率极小的螺旋式大豆种子脱粒机。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螺旋式大豆种子脱粒机,它包括脱粒室和清选系统,动力轴与滚筒、风机等机构之间由皮带传动,其特征在于:轴流闭式滚筒上装有螺旋板齿,螺旋板齿间装有搅禾板和钉齿,它们位置安装采用间隔排列。在滚筒的末端装有排杆板,筛式凹板在滚筒的下部,滚筒的一侧有喂料口,滚筒的末端至少装有4个排杆板并设有排杆口。滚筒在动力轴的带动下旋转使其上安装的螺旋板齿和其下安装的筛式凹板间产生摩擦使作物进行柔性强力脱粒。滚筒装在编织筛式凹板和机盖中。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主要依靠螺旋板齿和筛式凹板之间的摩擦力进行柔性脱粒,脱粒能力强、破碎率低,整机配置总损失少。含杂率低、效率高,用于农科育种试验和高级原种提纯复壮的机型,种子不混杂,用于原种繁殖机型的混杂率极小,能准确反映农科育种试验结果,和得到大量高纯度、高发芽率的优良原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式轴流闭式脱粒滚筒结构示意图
图面说明:1、搅禾板,2、钉齿,3、螺旋板齿,4、轴流闭式滚筒,5、上盖,6、排秆板,7、筛式凹板。
具体实施例:
结合以上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轴流闭式滚筒4装在筛式凹板7和上盖5中。轴流闭式滚筒4上装有螺旋板齿3,螺旋板齿3的齿间装有搅禾板1和钉齿2安装位置是采用间隔排列,轴流闭式滚筒的末端装有排秆板6轴流闭式滚筒的开端设有喂料口,其末端设有排杆口。工作时,动力轴与轴流闭式滚筒、风机等机构之间由皮带传动,大豆种子作物经喂入口喂进脱粒室,由螺旋式滚筒脱粒,滚筒旋转时,螺旋板齿和钉齿及搅禾板,在筛式凹板上面产生旋转拖拉摩擦运动。对大豆作物进行柔性强力脱粒,脱下的混合籽粒经滑板穿过风扇产生的强气流首次清选,再经输送机构进入清选筛,做2次清选,干净的种子经输送机构装入种子袋。脱下大豆籽粒的秸杆和杂物经排秆口抛出机外。
上述脱粒,清选作业结束后准备进入下一个品种作业前,对机内外残留籽粒和杂物进行清扫出机的作业,清扫工作时利用特定的结构配置,加上由机内外产生的强气流清扫机内外残留的籽粒和杂物。在脱粒机的四周开有多个清扫口和观察口,保证农科育种试验机型的残留量为零,保证原种繁殖机型的低残留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凯,未经张文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01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