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电路板盒的接插件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9596.6 | 申请日: | 2006-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34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黄照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照祺 |
主分类号: | H01R12/16 | 分类号: | H01R12/16;H01R12/32;H01R13/627;H01R13/629;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706浙江省象山县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板 插件 | ||
1.一种带电路板盒的接插件,包括可相互接插的承接件(1)和插入件(4),承接件(1)由壳体(2)和插入其中的承接弹簧片(3)构成,插入件(4)由基体(5)和插入其中的端子弹簧片(6)构成;壳体为一整体的绝缘材料,其包含有电路板盒(21)、电路板盒(21)底部一侧或两侧并列有若干个贯通的承接槽孔(23),每个承接弹簧片(3)即插在每个承接槽孔(23)中;基体(5)为一整体的绝缘材料,结构为并列的若干个端子座,每个端子座有底部(51)和插入部(54),端子弹簧片(6)安装在端子座的相应槽孔中;其特征在于:电路板盒(21)两侧有若干个用于固定电路板的卡件,承接弹簧片(3)的上部有可与电路板触脚接触的电路板触片(31)。
2.根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电路板盒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电路板盒(21)为横截面上大下小的两级结构,其两侧的两级间有平台(22),承接槽孔(23)即并列在平台(22)的底部并贯通平台,卡件也置于平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电路板盒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卡件一侧为弹性卡件(241),另一侧为塑性卡件(24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据述的一种带电路板盒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两侧平台上的还分别有用于电路板定位的定位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电路板盒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定位柱,一侧为方台形定位柱(251),另一侧为圆台形定位柱(25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电路板盒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两侧定位柱,相对位置对于电路板的安装中心不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电路板盒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承接槽孔(23)下部为承接槽(231),上部内侧有贯通到平台的插入孔(232),在平台上靠内侧平行于每个插入孔(232)各有一上部卡槽(233),在槽孔(23)内侧壁的下端面有下部卡槽(234);承接弹簧片(3)为整片弹性金属片冲压成型,侧视图形如变形的F,其垂直的部分为承接触片(34),上部的一横为电路板触片(31),中间一横为横向固定片(32),电路板触片(31)为对称的两片;横向固定片(32)的端部有一向下的弯折部(33);承接触片(34)的下端有向内向上弯起的倒钩(35);承接触片(34)通过插入孔(232)插在承接槽(231)中,下端的倒钩(35)卡入下部卡槽(234)内,弯折部(33)插在上部卡槽(233)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电路板盒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横向固定片(32)向下弯折部(33)的下端两侧有倒刺(331),与上部卡槽(233)的两侧卡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电路板盒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端子座的横截面近似于侧倒的L型,水平部分为底部(51),垂直部分为插入部(54),底部(51)中间有底部孔(52),插入部(54)的为一柱体,内侧壁有一对弹片插入槽孔(55),向下贯穿底部,向上延伸入基体(5)形成卡槽(57);端子弹簧片(6)为整片弹性金属片冲压成型,其形状与端子座相配合,侧面视图近似于侧倒的L,其水平部分为接线端(61),垂直部分为插入触片(62),接线端(61)靠近末端是一接线孔(611),插入触片(62)有对称的两片,其中段向内拱起部分是弹性接触部(621),末端是卡接端(622);端子弹簧片(6)的接线端(61)从端子座的下部穿插入底部孔(52),插入触片(62)由下向上插入弹片插入槽孔(55),直至卡接端(622)插入卡槽(5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电路板盒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端子弹簧片(6)的接线端(61)的中部有横向的两个弯折,使之形成不在同一平面,但平行的两部分,两部分的垂直距离与端子座底部(51)的厚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照祺,未经黄照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959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气囊缓冲座椅
- 下一篇:电解水机过电压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