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冷式加热炉炉门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28413.9 | 申请日: | 2006-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63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 发明(设计)人: | 侯祥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祥瑞 |
| 主分类号: | F27D1/18 | 分类号: | F27D1/18;F27D9/00 |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彩琴 |
| 地址: | 0354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冷 加热炉 炉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锻造加热炉用炉门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冷式加热炉炉门。
背景技术
在锻造加工中,首先要将所锻物置于加热炉中,加温至可锻温度,一般在1200℃上方可进行加工。在加热过程中,由于炉门同样承受高温,而现用的炉门一般是生铁铸造而成的。在反复的高温下,炉门由于受热不均匀而逐渐发生变形,甚至高温融化,造成炉门的使用寿命都很短,一般在一年左右。为降温,人们通常在炉门高温时,直接喷水,致使炉门崩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锻造加热炉炉门高温容易变形,甚至融化,而不当的冷却方式可能致使炉门崩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使用寿命长、余热可综合利用的水冷式加热炉炉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炉门外侧设置水套,内侧装有耐热材料。炉门外侧的水套为腔式结构,腔壁上开有进水孔、出水孔,炉门内侧为开口凹腔,凹腔内装有耐热材料。水套为“凹”形腔式结构,耐火材料装于内侧凹孔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采暖锅炉的原理,炉门用钢板焊接而成。根据所需炉门大小,外侧为中空腔式水套,内侧为开口凹腔。使用时,炉门承受高温的同时,加热水套内的水保持在100℃,水经进出水孔实现循环,供取暖等应用。如此,炉门的使用寿命得到很大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特殊结构的炉门,既承受高温,又能利用生产产生的余热,炉门使用寿命长;而且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水套,2-耐热材料,3-进水孔,4-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而不是对其作任何限制。
炉门外侧设置水套1,内侧装有耐热材料2。炉门外侧的水套1为腔式结构,腔壁上开有进水孔3、出水孔4,炉门内侧为开口凹腔,凹腔内装有耐热材料2。水套1最好为“凹”形腔式结构,耐火材料2装于内侧凹孔内。根据所需大小,炉门用钢板焊接而成。
内侧耐热材料2的设置,以及外侧水套1内的循环水将炉门承受的高温带走,使炉门的耐热效果很好,进而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同时加热的循环水还可以用作他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祥瑞,未经侯祥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84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皮带头的改进结构
- 下一篇:莲蓬头内壳体焊接固定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