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环保型燃烧炉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8331.4 | 申请日: | 200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28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兆奇;陶钧;张威;张婉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兆奇 |
主分类号: | F26B23/02 | 分类号: | F26B23/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伟 |
地址: | 063000河北省唐山***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环保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炉,尤其是物料干燥处理系统中的燃烧炉,属燃烧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01260057号专利“泥质物料干燥设施”中公开了一种往复式燃烧炉,构成中有炉体、炉排、加煤斗、出烟口、鼓风室、除渣机。炉排后半段为倾斜设置的活动炉排,前半段为水平设置的固定炉排,活动炉排通过钢球式托架与伺服机传动连接,在伺服机驱动下作复直线运动。鼓风室的进风口与鼓风机相连通、底部的排灰后对应炉体下方水槽式除渣器中的水槽,此种燃烧炉在使用中存有以下问题:一是倾斜设置的活动炉排和水平设置的固定炉排之间存有折角,折角处容易存积煤,既影响到燃煤连续均匀的输送供给,又因积存煤难以充分燃烧而影响到燃烧的热效率进而增加煤耗;二是鼓风室底部的排灰口位于除渣器中水槽的水面上方,排灰门开启排灰时鼓风与大气瞬间沟通,含有大量粉尘的高温烟气由排灰口逃溢出来,扰了正常鼓风,浪费了供能,同时还导致了环境污染。为此,必须对现有燃烧炉进行改进,使其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燃烧充分耗能低的节能环保型燃烧炉。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节能环保型燃烧炉,构成中有炉体6、炉排、加煤斗2、出烟口13、鼓风室3、伺服机10、除渣器12,炉排由固定炉排1和活动炉排9组成,活动炉排9通过托架与伺服机传动连接,鼓风室3的进风口与鼓风机4相连通、底部的排灰口14对应除渣器中的水槽15,其改进在于,所述固定炉排1和活动炉排9沿同一倾斜面相间间隔排布。
上述节能环保型燃烧炉,所述同一倾斜斜面的倾斜角为13°-15°。
上述节能环保型燃烧炉,所述鼓风室底部的排灰口14位于除渣器中水槽15内的水面线下方。
本实用新型采用固定炉排和活动炉排处于同一倾斜平面中设置,消除了固定、活动炉排前、后排布并存有夹角的积煤现象,有利于原煤连续均匀的输送到炉排上,有利于煤层完全充分地燃烧,并因此增强燃烧热效率,降低煤耗;此外,提供的鼓风室底部排灰口插入除渣器水槽水面线下的设置,可消除排渣时风力与大气沟通引发的干扰正常鼓风,高温烟气逃溢,热能流失并污染环境等弊病,本实用新型适宜作为提供高温烟气热能的燃烧炉、尤其是物料干燥处理系统中的燃烧炉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炉排的局部放大视图。
附图中零部件标号分别为:1-固定炉排,2-加煤斗,3-鼓风室,4-鼓风机,5-链传动装置,6-炉体,7-降灰斗,8-炉渣破碎装置,9-活动炉排,10--伺服机,11-托架,12-除渣器,13--出烟口,14-排灰口,15-水槽,16-刮扳,17-链条,18-头链轮,19-尾链轮,20、21-支撑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炉体6为钢结构体加耐火砖构筑体。加煤斗2的出口对应炉排,鼓风室3为锥筒状,鼓风机4的出口通过管道与鼓风室3相连通,各鼓风室3的出口对应炉排,向炉排上的燃烧煤层送风,出口为排灰口14,排灰门开启时将炉渣排放到除渣器中12中。除渣器12由水槽15、位于水槽中的链条件7及其上的刮扳16等组成,链条17在链传动装置5的驱动下绕经头、尾链轮18、19旋转,刮扳16随其行进,行进过程中将槽底炉渣刮送出来。出烟口14高温烟气热能排放口,与干燥机等的入口对接。
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改进在于,炉排组成中的固定炉排1和活动炉排2沿同一倾斜面相间间隔设置,即一个固定炉排、一个活动炉排顺序间隔排布。固定、活动处于同一倾斜面中,同一倾斜斜面的倾斜角为14°。各固定炉排1的支撑横梁20的两端与固定架连接,各活动炉排9的支撑横梁21的两端则与钢球式托架11相连,托架11与伺服机10传动连接,在伺服机10驱动下带动各活动炉排9在相邻的两固定炉排1之间作往复运行。
仍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改进为,各鼓风室3底部的排灰口14插入除渣器中水槽15的水面线下方,排灰口14的与刮扳16之间保留有一定的空隙,不会影响刮扳16的行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兆奇,未经张兆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83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