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玉米收获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27758.2 | 申请日: | 2006-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02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绍恒;张绍林;朱占峰;朱占仓;朱燕军;张艳芳;张仁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绍恒 |
| 主分类号: | A01D45/02 | 分类号: | A01D45/02;A01D43/10;A01D57/2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汇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琪 |
| 地址: | 062453***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玉米 收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改进的玉米收获机,属于收获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玉米收获机大多采用圆盘割刀先将玉米秸秆割倒,再由拨禾轮将秸秆拨入粉碎机箱进行粉碎、抛洒,在收获机前方需要设置收割、摘穗、粉碎多套机构,动力消耗大,协调同步性要求较高。这种类型的玉米收获机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玉米秸秆大量堆积在摘穗辊附近,使摘穗辊的受力不均匀,同时也给后续的玉米穗输送、秸秆粉碎造成麻烦,只要一个环节堵塞,就会影响正常收获作业。而国外同类产品多为大型机械,动力大,价格高,不适合我国国情。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人已经申请了几种先将玉米穗挤下随之割倒玉米秸秆再粉碎的玉米收获机,改善玉米收获和秸秆粉碎衔接过程,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以解决玉米摘穗和秸秆粉碎的大量堆积堵塞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先前申请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改善玉米收获和秸秆粉碎衔接过程的玉米收获机,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除了解决玉米摘穗和秸秆粉碎的大量堆积堵塞问题外,侧重改进玉米秸秆的收割方式,一次完成玉米摘穗,秸秆随之切碎和抛洒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这种改进的玉米收获机,其基本结构包括拖拉机前方设置的玉米摘穗机构、玉米输送机构,秸秆切割粉碎机构,拖拉机后方设置的贮穗箱,所述的玉米摘穗机构是由设置于分禾器后方的两对摘穗辊,摘穗辊下方设置的料斗,搅龙及输送带构成,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经离合器连接收获机的传动轴,再经由链条、传动轴与上述机构连接,所述的秸秆粉碎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下方与拖拉机行进方向同向旋转的一组旋转切刀和固定于机架上的秸秆挡板及挡板端部设置的固定切刀构成,其特征在于:旋转切刀安装在沿着传动轴切线延伸的刀杆上,并且与传动轴切线呈10-45°夹角。
所述改进的玉米收获机,所述的旋转切刀安装在沿着传动轴切线延伸的刀杆上,并且与传动轴切线呈35°夹角。
所述改进的玉米收获机,所述挡板端部设置的固定切刀上方设置清理轮。
所述改进的玉米收获机,所述挡板端部设置的固定切刀上方设置的清理轮上均布设置有钢筋环或钢筋棍。
所述改进的玉米收获机,所述摘穗辊端部设置拨禾器,每对摘穗辊表面对称设置连续螺纹肋,摘穗辊后部设置轴向直肋。
所述改进的玉米收获机,所述玉米摘穗辊的两个主动辊设置伞齿轮与转动轴伞齿轮啮合。
所述的改进玉米收获机,所述的秸秆切割粉碎机构位于相对摘穗辊后部设置轴向直肋的下方。
所述改进的玉米收获机,所述的输送机构包括设置于两对摘穗辊之间的料斗,设置于两对摘穗辊后方的输送搅龙,设置于收获机机架上的输送带和设置于拖拉机后面的贮穗箱。
所述改进的玉米收获机,所述贮穗箱的支架上设置有卸料液压缸。
所述改进的玉米收获机,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可将机架升起的液压缸。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玉米收获粉碎机械相比,其技术进步效果表现在:1、改进了玉米秸秆的收割方式,舍去了垂直于玉米秸秆的圆盘割刀,直接由秸秆粉碎切刀将玉米秸秆切线割倒同时被粉碎,使收获机的结构更加简化;选择秸秆粉碎切刀与刀杆的设置夹角α,可以使秸秆的切割和粉碎更加顺畅和连续;2、由于玉米秸秆在进入摘穗辊时尚未被割倒,玉米摘穗辊的工作压力相对较低,可较容易将玉米穗挤下,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玉米摘穗辊采用连续螺纹肋与轴向直肋结合,使行进中进行玉米摘穗顺畅和可靠。有效避免了这一类收获机械经常发生的缠堵阻塞现象,提高了收获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改进的玉米收获机工作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玉米摘穗和秸秆切割粉碎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2的K向视图
图4是图1的传动示意图
图5是秸秆切割粉碎部分局部立体图
图中:
1、贮穗箱 2、玉米穗 3、19液压缸 4、输送臂 5、离合器6、7、8、9、17、25、传动轴 10、直肋 11、螺纹肋 12、摘穗辊13、拨禾器 14、机架 16、固定切刀 16、旋转切刀 18、玉米秸秆20、拖拉机 21、输送带 轴承座 23、拨穗片 24、搅龙26、清理轮 27、分禾器 28、钢筋环或棒 29、刀杆 α=10-45°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绍恒,未经张绍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77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