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铰链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27065.3 | 申请日: | 2006-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59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 发明(设计)人: | 胡柏;中濑雄章;谭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H04M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16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铰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链,尤指一种连接折叠式移动电话机的送话侧框体即本体和受话侧框体即盖体的铰链。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6和图7所示,一种现有铰链100’,用于连接折叠式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盖体(未图示)和本体(未图示),包括铰链轴1’以及套设在铰链轴1’上的卡片2’、固定件3’、转动件4’和轴向滑动件5’,其中转动件4’包括锁止开关41’、锁止件42’、旋转件43’,轴向滑动件5’包括滑动件51’、主弹簧52’、垫圈53’和滚珠54’。另外,该铰链100’还包括用于和盖体连接的连接部6’。
现有铰链100’中旋转件4’和轴向滑动件5’没有分开且铰链的零件太多,摩擦阻力大,旋转力矩损失大,传动效率差。主弹簧52’承担的功能较多,不利于产品小型化。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铰链以弥补其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传动效率好的铰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铰链,包括铰链轴以及在铰链轴上以从左到右的方向依次套设的卡片、固定件、转动件、轴向滑动件、接部和抵挡片,其中转动件包括锁止开关、复位弹簧、凸轮、旋转件,轴向滑动件包括滑动件和主弹簧。该铰链进一步包括卡置于固定件左端的按钮和连接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铰链的旋转件位于凸轮和滑动件之间,使得转动件和轴向滑动件分开布局,这样铰链的传动零件少、摩擦阻力小、旋转力矩损失小,传动效率高;主弹簧和复位弹簧分离,有利于产品小型化且可装配性较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铰链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铰链沿II-II线的剖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铰链去掉连接部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铰链去掉连接部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铰链去掉连接部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6是现有铰链的分解图。
图7是现有铰链的部分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铰链100,用于连接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盖体(未图示)和本体(未图示),包括铰链轴1以及在铰链轴1上以从左到右的方向依次套设的卡片2、固定件3、转动件4、轴向滑动件5和抵挡片6,其中转动件4包括锁止开关40、复位弹簧41、凸轮42、旋转件43,轴向滑动件5包括滑动件50和主弹簧51。该铰链100进一步包括卡置于固定件3左端的按钮7和用于与盖体连接的连接部8。
铰链轴1由金属制造,包括处于中间位置的支撑轴部11,分布于支撑轴部11两端的左端部12和右端部13。该支撑轴部11、左端部12和右端部13的轴线重合,左端部12和右端部13的外径比支撑轴部11的外径小,在支撑轴部11的右端形成有沿其外周面所在的圆周方向相隔180°配置的两个适当长度的平键111。铰链轴1的左端部12呈扁平状,其中部设有尺寸小于两边圆周面的固持槽121,该左端部12和支撑轴部11形成有台阶面(未标示)。
卡环2固定在铰链轴1上,卡环2的中部设有卡持在铰链轴1的左端部12的固持槽121中的卡持孔21。
固定件3套设在铰链轴1的左端部12并与卡片2的右侧面抵接,其为一中空圆柱体,包括一圆形底面31和自底面31延伸的圆周状侧壁(未标示),底面31的中央形成贯穿此处的扁平状压入孔32,靠近压入孔32处设有两相对布置的凸块33,当将该凸块33插入卡片2的卡持孔21相应位置的时候,由于卡片2相对于铰链轴1固定,同时固定件3的底面31的内表面抵顶于铰链轴1的台阶面上,使得固定件3以不可移动的方式相对于铰链轴1固定,借助该扁平状压入孔32,固定件3还以不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在铰链轴1上。底面31上还设有两对称布置的贯穿槽34,该贯穿槽34用来容纳按钮7的作动部72。固定件3在其圆周状侧壁上形成有在圆周方向相隔180°配置的从其一端贯通到另一端的两第一键槽35,夹在两第一键槽35间还设有从其右端向左端且未贯穿左端的四个第二键槽36,于本体内周面形成的若干键(未图示)可以分别嵌设入该第一键槽35和第二键槽36中,这样该固定件3相对于本体固定,显然地,铰链轴1也相对于本体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70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