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盘双向驱动机械式碟刹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27044.1 | 申请日: | 2006-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16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 发明(设计)人: | 许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艳 |
| 主分类号: | F16D55/2265 | 分类号: | F16D55/2265;F16D65/18;B62L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彦明 |
| 地址: | 222004江苏省连云港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驱动 机械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三轮车、轻型动力车的制动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双向驱动结构的碟刹。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国内外各种机械式碟刹产品中,其刹挚钳体中的驱动装置由于受车轮的辐条与碟刹车盘间的有效空间过小的影响,大都采用单向驱动结构,在刹车前的瞬间两摩擦片不是同时接触碟盘,而是一片摩擦片先压在碟盘端面上,继而迫使碟盘产生弹性变形或在碟盘自身刚度的作用力下克服浮动支架内浮动回位弹簧的力量使钳体沿轴向位移,直至与另一面摩擦片接触后才实现制动。所以其刹车碟盘是在受相当的轴向力的作用下长期工作的,碟盘由于长期频繁的轴向力的作用下,加剧碟盘的端面跳动量,即碟盘晃动量加大,出现摩擦片蹭碟盘现象,产生拖滞力矩。人们在骑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时,会加大人力或电能的消耗,另外两摩擦片磨损程度不同,影响碟刹的耐用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具有良好的制动效果的双盘双向驱动机械式碟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双盘双向驱动机械式碟刹,它包括碟刹盘和刹车夹器,刹车夹器设有容纳碟刹盘的钳口及驱动装置,钳口两边装有左右摩擦片组件,两摩擦片组件之间设有回位板簧,其中一个摩擦片组件装在钳臂内,另一个摩擦片组件与驱动装置相接,位于驱动装置一侧的钳口处设有一个固定支架,其特点是:驱动装置设有一个与摇臂连接的大驱动盘和与摩擦片组件的背面相接的小驱动盘;大驱动盘的驱动面上设有内外两层驱动滑道,小驱动盘的驱动面上的驱动滑道通过钢球与大驱动盘的内层驱动滑道配合;固定支架设有与大驱动盘外层驱动滑道配合的驱动面,驱动面上设有通过钢球与大驱动盘外层驱动滑道配合的球窝或滑道;在固定支架与壳体之间或在固定支架与钳臂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大驱动盘的背面与壳体之间设有垫片。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大驱动盘的背面与壳体之间设有小钢珠。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大驱动盘的驱动盘面上设置内外两层驱动滑道,内层滑道通过钢球推动小驱动盘向外推摩擦片,同时,外层滑道通过钢球作用于固定支架,则推动驱动装置及壳体反向移动,从而带动位于钳臂内的另一块摩擦片相向移动,实现两摩擦片同时向碟刹盘移动的双向运动。大驱动盘上的双层驱动滑道在同一个平面上,制作工艺简单,内外滑道之间的位置好保证,装配不会出现过定位的问题。大驱动盘无轴向运动,因此与大驱动盘相接的摇臂转动时,不会出现下沉现象。碟盘变形小,两片摩擦片摩损均匀,延长了摩擦片的使用寿命,同时具有良好的制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2为大驱动盘与小驱动盘结构图。
图3为固定支架与壳体之间的弹簧复位结构图。
图4为固定支架与钳臂之间装有复位弹簧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双盘双向驱动机械式碟刹,它包括碟刹盘11和刹车夹器10,刹车夹器10设有容纳碟刹盘11的钳口及驱动装置,钳口两边装有左右摩擦片组件3,两摩擦片组件之间设有回位板簧2,其中一个摩擦片组件装在钳臂1内,另一个摩擦片组件与驱动装置相接,位于驱动装置一侧的钳口处设有一个固定支架5。驱动装置设有一个与摇臂9连接的大驱动盘8和与摩擦片组件的背面相接的小驱动盘4;大驱动盘8的驱动面上设有内外两层驱动滑道,小驱动盘4的驱动面上的驱动滑道通过钢球与大驱动盘8的内层驱动滑道配合;固定支架5设有与大驱动盘8外层驱动滑道配合的驱动面,驱动面上设有通过钢球与大驱动盘8外层驱动滑道配合的球窝或滑道;在固定支架5与壳体12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3。或在固定支架5与钳臂1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3′。当摇臂9带动大驱动盘8转动时,大驱动盘8推动小驱动盘4向前移动,同时大驱动盘8带着壳体12及钳臂1也在固定支架5的反作用力的推动下向后移动,由于大驱动盘8的内层驱动滑道的螺旋升角要比外层驱动滑道的螺旋升角大,使得在固定支架5不动的情况下,使两摩擦片同时向碟刹盘11移动;当摇臂9带着大驱动盘8返回时,在固定支架5与壳体12之间或固定支架5与钳臂1之间所设的复位弹簧13、13′的作用下,壳体12与钳臂1返回原来的位置,小驱动盘4也在回位板簧2的作用下返回原来的位置。大驱动盘5与壳体12之间所设有的小钢珠14或垫片7以减少其在运动时相互间的磨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艳,未经许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70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卸汽车货箱底板加热装置
- 下一篇:拆装汽车发动机的支承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