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瓶用防伪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6574.4 | 申请日: | 200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12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金国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国贤 |
主分类号: | B65D55/02 | 分类号: | B65D55/02;B65D50/14;B65D41/6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冬涛;瞿网兰 |
地址: | 213002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器具,尤其是一种用于各类瓶装液体防伪的、并可安装在瓶内的防伪器,具体地说是一种瓶用防伪器。
背景技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仿冒别人产品投入小,利润大,因此一些不法厂商对一些市场大、利润高、易生产制造的知名品牌进行大肆仿制,不仅损害了名牌和消费者的利益,而且扰乱了市场秩序,令人深恶痛绝。因此,打击假冒伪劣是维护经济秩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打击假冒伪劣,不仅要依靠政府部门的努力,更为重要的是要从源头上进行防范,生产企业要采取措施,防止自己的产品被人伪冒。以酒类生产为例,生产厂家为了防止自己的品牌被人仿冒,纷纷从酒瓶外形、瓶塞、防伪标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防伪,但仍然防不胜防,由于目前罐装液体类的瓶装产品的防伪均集中在瓶子的表面及瓶塞上,因此不法分子可通过对此类产品回收酒瓶重新灌装的方法进行仿冒,一般消费者无法从外形上对此类假冒伪劣产品进行识别,因此,为此类瓶装产品设计一种便于识别的瓶内防伪装置就显得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瓶类液体产品仅从外形及瓶盖上进行防伪存在的难以判断其真伪的问题,设计一种安装在瓶颈内的、一旦打开将无法复位,用肉眼就能直观判断其是否是原厂产品的瓶用防伪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瓶用防伪器,其特征是它包括:
一用于插入瓶口中的外套1,该外套1带有一止插台阶101,其位于瓶口外的一端上设有一起限位和导向作用的内凸环102,其位于瓶口中的下端上设有若干圈内螺纹凹槽103,在所述的内螺纹凹槽103上部的外套体上设有若干便于瓶中的液体倒出的通孔104;
一安装在外套1的位于瓶口外的一端上的上内套2,该上内套2设有一与所述的外套1上的内凸环102相配的环形凹槽201,在内凸环102和该环形凹槽201的作用下,外套1和上内套2只能作相对转动而不能作轴向相对移动,上内套2二端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与下内套3及施力盖4相连的内螺纹202,203;
一安装在外套1中的下内套3,该下内套3的上端设有外螺纹301,下内套3通过该外螺纹301与上内套2上的内螺纹203相螺接;下内套3的下部至少对称设有一组用于插装防伪活塞6中的导向销601,602并使它们在其中作单向移动的长条形通孔302,303;
一施力盖4,该施力盖4通过其上的外螺纹401旋装在上内套2的上端中;
一防伪活塞6,该防伪活塞6插装在下内套3的下端中,它主要由阀体603、导向销601,602、施力弹簧604、防复位销605和防复位弹簧606组成,施力弹簧604安装在导向销601,602之间,导向销601,602的外端均伸出阀体603外并穿过下内套3上对应的长条形通孔302,302后插入外套1上的内螺纹凹槽103中,防复位销605的一端与导向销601或导向销602相抵,它的另一端与防复位弹簧606相抵。
所述的防复位销605的数量为二个,它们位于阀体603的中心线上,导向销601的一端与防得位销605相抵,导向销602偏置于阀体中心线一侧,其位于阀体603中的一端与阀体603上的台阶面607相抵。
所述的下内套3的下端伸出外套1外,其上的长条形通孔302,303的最低点到外套1下端面的距离不小于导向销601或导向销602的外径。
所述的施力盖4上设有与开瓶工具或外盖5的内底面上的内凸台501相配的凹孔402;该凹孔402或为内六角凹孔或为多边形凹孔,与之相配的外盖5的内底面上的内凸台501为内六角凸台或多边形凸台。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束了长期以来没有瓶内防伪器的现状,为瓶装液体类产品增加了新的防伪手续,且防伪可靠,一目了然,一旦打开,即无法恢复,可彻底防止利用回收的原厂包装瓶灌装假冒产品而使消费者无法直观判断现象的发生,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和生产厂的权益。
2、用途广,可用于各类液体产品,如酒、饮料、保健液、药品、农药、洗化用品等等液体类产品的包装。
3、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全部零部件,均可采用注塑模具进行制造,成本较低。
4、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防伪器具有单向和直观性,因此可彻底杜绝目前名牌酒类产品的空酒瓶重复使用而发生的假冒现象的发生,真正起到保护名牌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内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内套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国贤,未经金国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65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