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片集成波导多腔体级联频率选择表面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6096.7 | 申请日: | 2006-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79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罗国清;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1/207 | 分类号: | H01P1/207;H01P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波导 多腔体 级联 频率 选择 表面 | ||
1.一种基片集成波导多腔体级联频率选择表面,其特征在于该频率选择表面采用多层微波板材层压而成,它包括上下外层的金属面(1)和中间多层金属面(2),填充各金属面之间空隙的中间介质层(5);在上下外层的金属面(1)上蚀刻尺寸相同的大“#”形缝隙槽(3),在中间多层金属面(2)上蚀刻与“#”形缝隙槽(3)中心位置重合的另一尺寸的小“#”形缝隙槽(4);最后在层压好的多层基片上面围绕每个周期性大“#”形缝隙槽(3)单元以均匀的间隔设有一系列金属化通孔(6),形成等效于传统金属腔体的基片集成波导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片集成波导多腔体级联频率选择表面,其特征在于在上下外层的金属面(1)蚀刻的大“#”形缝隙槽(3)是关于X、Y两个方向完全对称的“#”形缝隙,用于将平面波耦合到腔体;在中间多层金属面(2)蚀刻的小“#”形缝隙槽(4)是关于X、Y两个方向完全对称的“#”形缝隙,用于将一个腔体中的电磁波耦合到另一个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片集成波导多腔体级联频率选择表面,其特征在于上下外层的金属面(1)的大“#”形缝隙槽(3)中心频率为12GHz时,单个缝隙长度为8.0毫米,宽度为1.0毫米,两根平行缝隙的间隔是2.5毫米;中间多层金属面(2)的小“#”形缝隙槽(4)中单个缝隙长为6.0毫米,宽度为1.0毫米,两根平行缝隙的间隔是1.5毫米;使用介质基片为介电常数为2.65的F4B材料,其厚度为4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片集成波导多腔体级联频率选择表面,其特征在于金属化通孔(6)的直径为1.0毫米,金属化通孔(6)阵列间两个相邻金属化通孔(6)的孔心距为1.5毫米,金属化通孔(6)直径与孔心距的比值大于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609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球冷水机组节能清洗系统
- 下一篇:宠物美甲刨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