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密封门窗型材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5933.4 | 申请日: | 200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86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何祥燕;薛庆华;童吉琼;吴子权;武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国风塑料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7/16 | 分类号: | E06B7/1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1633***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门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型材,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可提高保温性能的门窗型材。
背景技术
如图2所示,目前使用的门窗型材多采用“两点密封、三腔室”结构,在框材1沿其厚度方向上分别设置有左腔室3、一道中部腔室4和右腔室5共三道腔室,在框材1与扇材2之间仅有左右两个密封点,即形成左侧板间密封的左侧密封点6和形成右侧板之间密封的右侧密封点7,形成在两个密封点之间的仅有一个空腔。这一结构形式在严寒地区难以保证门窗的保温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提高保温性能的三密封门窗型材。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在框材与配套设置的扇材之间设置四腔室和三点密封结构;所述四腔室是在框材沿其厚度方向上,设置相互隔离的左腔室、两道中部腔室和右腔室共四道腔室;所述三点密封是框材与扇材的配合面之间,分别设置形成左侧板间密封的左侧密封点,形成右侧板之间密封的右侧密封点,以及形成在中部空腔中,并将中部空腔分隔为两个独立空腔的中部密封点。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四腔室结构的设置,减小了型材自身的传热系数,利于保温。
2、本实用新型中部密封点的增加设置将框材与扇材配合面之间的中部空腔分隔为两个独立空腔,使空气的热对流减少,同样利于保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已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框材、2扇材、3左腔室、4中部腔室、5右腔室、6左侧密封点、7右侧密封点、8左空腔、9右空腔、10中部密封点、11单壁。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在框材1与配套设置的扇材2之间设置四腔室和三点密封结构;其中,
四腔室是在框材1沿其厚度方向上,设置相互隔离的左腔室3、两道中部腔室4和右腔室5共四道腔室。相对于已有技术中的三腔室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四腔室结构减小了型材自身的传热系数,利于保温。
三点密封是框材1与扇材2的配合面之间,分别设置形成左侧板间密封的左侧密封点6,形成右侧板之间密封的右侧密封点7,以及形成在中部空腔中,并将中部空腔分隔为左空腔8和右空腔9的两个独立空腔的中部密封点10。相对于已有技术中的两点密封,本实施例中部密封点的增加设置将框材1与扇材2配合面之间的中部空腔分隔为两个独立空腔,使空气的热对流减少,同样利于保温。
为了增加设置中部密封点10,需要在框材1的对应位置上设置单壁11,以该单壁11与安装在扇材2相应位置处的密封毛条形成中部密封点10
具体实施中,为了更进一步提高保温性能,配合使用的玻璃厚度可以达到19mm之2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国风塑料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国风塑料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59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辊底式连续退火炉棍棒密封机构
- 下一篇:一种速冷速热组合型饮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