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助力自行车车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25409.7 | 申请日: | 2006-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10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 发明(设计)人: | 于佳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佳泉 |
| 主分类号: | B60B19/00 | 分类号: | B60B19/00;B60B1/06 |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卫华 |
| 地址: | 214205江苏省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助力 自行车 车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助力自行车零配件装置,涉及一种助力自行车车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助力自行车车轮,由轮圈、中心轴圈以及联系轮圈与中心轴圈的轮辐构成,轮辐呈放射状均匀分布,从中心轴圈处向轮圈处方向呈逐渐增大的平板式结构,其由金属铝熔铸成形,存在的不足是较薄,在道路状况不好,或行车速度较高的情况下,由于车轮的直径支撑强度和侧面扭曲强度不够,导致该车轮的轮圈变形、轮辐断裂,同时也会因轮辐的变形导致安装在中心轴圈内的电机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助力自行车车轮,通过改进车轮轮辐的形状,将筋板设计为一凸板与凹板的连接形式,实现其强度的提升,具体是这样来实施的:一种助力自行车车轮,包括轮圈、中心轴圈以及连接轮圈与中心轴圈的均匀分布的轮辐,其特征在于轮辐是凸凹相接状筋板,即轮辐正面为梯形凸板连接倒梯形凹板,背面则对应呈现倒梯形凹板连接梯形凸板,所述的凸板与凹板共用一侧板连成一体。由于轮辐的一个面上有凹凸两种形状,可以将原直条式轮辐的材料适当减薄、宽度变小,将减薄的材料用于增大凹凸形状的高度,即相应的轮辐厚度增加,轮辐面积较宽,提高了车轮的径向支撑强度和轮辐与轮圈的侧面扭曲强度,而且制造时材料没有增加,加工难度也没有增加,但轮辐的着力点有了很大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轮辐是一个凹凸连体的增厚形的轮辐,与中心轴圈、轮圈一体浇铸成型,轮辐的正背两面,可以不需机械加工,也可以通过机械加工,使平面光亮有形。本实用新型凸板的另一侧置有一下凹板边,凹板的另一侧置有一凸起板边,这样的轮辐既美观,又有强度,一体化加工时又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轮辐宽度可以大小一致,最好的是轮辐宽度是从中心轴圈至轮圈方向上逐渐增大,中心轴圈与轮圈之间的轮辐可以呈放射状排列,也可以呈圆弧形分布,也可以重直于圆心形分布,轮辐的数量根据车轮大小而设,通常为三条至八条,充足的轮辐数量可使轮圈在径向支撑空间会更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可以在轮辐正背面的凹板面上、轮辐侧面,覆颜料涂层,颜色涂层用于轮幅外形的美观。
本实用新型通过把轮辐设计为凹凸连体形,轮辐厚度增加了,但材料却不增加,也不增加其它制造成本,使轮辐增加了冲击强度和扭曲力,可广泛使用于助力自行车等行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车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车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轮辐截面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助力自行车车轮,包括轮圈1、中心轴圈2以及连接轮圈1与中心轴圈2的均匀分布的三至八条轮辐3,轮辐3的宽度从中心轴圈2向轮圈1方向上逐渐增大,呈圆弧形分布,轮辐3与中心轴圈2、轮圈1一体浇铸成型,轮辐3是凸凹相接状筋板,即轮辐1正面为梯形凸板31连接倒梯形凹板32,背面则对应呈现倒梯形凹板连接梯形凸板,凸板31与凹板32共用一侧板连成一体,凸板的另一侧置有一下凹板边33,凹板的另一侧置有一凸起板边34。
实施例2,参考实施例1,轮辐呈放射状排列,轮辐正背两面的凹板面上、轮辐侧面,均覆有颜料涂层。
实施例3,参考实施例2,轮辐重直于圆心形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佳泉,未经于佳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54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证操作维护数据流服务质量的方法
- 下一篇:防粘工装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