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精馏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5391.0 | 申请日: | 200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50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罗敏毅;王峰;王建安;王鑫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创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16 | 分类号: | B01D3/16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史建群;李妙英 |
地址: | 21422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馏塔 装置 | ||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是关于对分离液体混合物中挥发度不同组分精馏塔装置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特高粘度(粘度≥10万厘泊)混合组分物料精馏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精馏塔是化工中常用从液态混合物中分离挥发度不同组分的装置,基本结构由上下串接的精馏釜和精馏塔节组成,理想的精馏分离要求待分离物料能够在精馏釜中有很好的流动性,以达到均匀、高效传热。但有些物料由于粘度大,凝固点高、流动性低,传质及传热效果差,拌热不良,不仅精馏效果差,而且极易造成设备及管道堵塞,精馏装置难以正常工作,设备正常运行周期短,清理频繁,设备维修工作量大,运行成本提高,还降低了设备的产能。有时为防止堵塞,只能采取降低轻组分收得率方式,提高塔底重组分中轻组分含量,即“牺牲”部分轻组分,以降低被脱除重组分粘度,但对于经济价值较高的轻组分,此种做法损失较大,经济性差。因此高粘度、高凝固点重组份物系的精馏分离一直是精馏分离中的一大难点。
中国专利02262729.4公开了一种称可用于高沸点、高凝固点、高粘度物系的精馏设备,其特点是夹套式精馏塔釜筒体内设置层状盘绕的加热盘管,以及下伸至近底部的推进式搅拌浆叶,搅拌浆叶外设有导流筒。此结构虽然增强了精馏塔釜内的传热及对待分离物系的良好搅拌作用,但实际仍只适用于粘度中等物系的精馏分离,对于待分离物系中存在粘度≥102pa.s(10万厘泊),凝固点≥80℃的特高粘度重组份物系仍然会造成物料堵塞,不适用。一是对于如此特高粘度重组份物系,仅靠底部推进式搅拌浆叶,仍难以真正达到使高粘度物系形成容积循环式翻腾,由于“容积循环翻腾”作用不明显,物料拌热不匀仍会产生物料沉积,进而恶化传热导致“结焦”粘附;二是随着精馏塔顶轻馏分不断采出,塔釜中重组份含量比例增加,将导致待分离物系粘滞力进一步增大,传热、传质状况恶化,物料翻腾作用不明显发生粘附;三是粘附一旦生成,在层状加热盘管上及塔釜壁上积累形成“结垢”,加热有效面积降低,会更加加重重组份物系的粘附;四是,由于塔釜内设置有层状盘管,产生粘附后清理十分困难,所以此结构精馏釜不适用于特高粘度物系精馏。
中国专利03253612.7公开的芳香精油蒸馏设备,通过在蒸馏釜中心及近侧壁设置旋转射流器,通过蒸汽喷射形成对物系的射流搅动。射流搅动更不能造成对特高粘度物系的“容积循环翻腾”,因此对防结焦堵塞基本无作用,而且对于某些在精馏过程中不允许物系与水和空气接触,例如羰基化合物的精馏分离,喷入蒸汽是不允许的。因此此设备也仍然不适用于特高粘度及忌水、空气物系的精馏分离。
因此,至目前为止,对于粘度≥102pa.s,凝固点≥80℃,如又需忌水、空气的重组份精馏分离,没有理想的精馏塔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特别适应含有粘度≥102pa.s,凝固点≥80℃的重组份物系精馏分离的精馏塔装置。
实用新型目的实现,主要改进是在精馏装置的精馏塔釜轴向设置长螺带及底部设置锚式搅拌的组合翻腾搅拌装置,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不能对特高粘度物系的翻腾搅拌不足,实现发明目的。具体说,实用新型精馏塔装置,包括上下串接的精馏塔节和精馏釜,其特征在于所说精馏釜内有轴向伸至近底部的长螺带,螺带底部有锚式搅拌浆。
实用新型通过在精馏塔釜中设置轴向长螺带,可对釜中物料实现翻腾式搅动,从而大大提高了高粘度物系的传热效率,避免了因物系得不到充分搅动而产生粘釜。为进一步提高对特高粘度物系“掺和”式翻腾,增强传热作用,一种较好是所说长螺带采用双螺带结构,以及采用大径向尺寸,所说螺带径向尺寸较好为精馏塔釜内径的2/5-4/5,长度为塔釜内高50-75%,大的径向尺寸及大长度更有利于形成优良的“翻腾”掺和搅动。
螺带底部接近釜底面的锚式搅拌浆,不仅可有效防止高粘物料沉底粘釜,而且与螺带配合,更是提高了对物料的“翻腾”掺和搅动。一种更好是锚式直径大至接近于釜径向周壁面,可以起到很好的刮壁作用,可防止精馏物系粘附釜壁面。
实用新型精馏釜与上方精馏塔节连接,与通常相仿,无特别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创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创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53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硫酸生产装置中的塔槽一体设备
- 下一篇:两用蛋饼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