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编针织机织针针舌导引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5390.6 | 申请日: | 200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88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胜顿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江市恒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35/02 | 分类号: | D04B35/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2000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织 机织 针针 导引 机构 | ||
所属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编针织机织针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圆编针织机织针针舌导引机构。
背景技术
按一般圆编针织机的针织机构大致在中空圆筒状针筒外周配设有多个织针。这样的织针通常设有顶端针勾及一与其相配的针舌。此针舌能以枢接点为轴心摆动打开或封闭针勾。配合其它相关机构的驱动,可藉这种织针进行织布。如图1所示,常用的织针结构,即将多个织针10放置于中空针筒11的针槽12中。该织针10含有顶端针勾13及针舌14,使针舌14能以活动枢接点15为轴心打开(如图示状态)或上摆封闭针勾13。此针织机分别以水平向传动菱角16及垂直向传动菱角17驱动沉片18及织针10,形成前后向及上下向动作。但此现有技术结构的主要缺点是,使针舌14上摆的原因为针舌14与针体之间含有已织布,织针10下降时针舌14易刺破已织布,同时针舌14亦容易在无导引状态下而受损。
本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编针织机织针针舌导引机构,其织针旁设有一可随传动菱角顶部之引导面动作的针舌推片,且在针舌推片顶端外侧形成一导斜面,该织针导片略上方设有长缺口,此长缺口含有上下靠肩,针舌推片的下段靠片进入长缺口内。使其能沿作动面导引而上升顶推针舌。
该针舌推片的导斜面上设制弧凹沟;
该针舌推片顶端弧凹沟设于一由顶点向后所形成的弧面上,并且与顶点保留一段小距离弧面部。
本实用新型舌导引机构可有效防止织针针舌刺破已织布,并因针舌接受引导而避免受损,延长织针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常用圆编针织机织针及其相关传动机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解图。
图3为图2组合状态平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织针结构的剖视图。
图号说明:20织针,21针勾,22枢接点,23针舌,24导片,25长缺口,26、27上、下靠肩,30针舌推片,31导斜面,32弧凹沟,33顶点,34弧面部,35靠片,36肩部,40针槽,50导沟。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3、4,本实用新型织针20顶端设有针勾21以及一可藉其枢接点22为轴心自由摆动的针舌23,织针20在接近下端位置设有一能与垂直方向传动菱角连动的导片24。沿该导片24略上方的片体则冲设一长缺口25,此长缺口25形成一上靠肩26及一下靠肩27。
依上述之整个织针20可置入如图5所示针筒40的针槽41中,并使其导片24可连动于垂直方向传动菱角的导沟50。
本实用新型于上述同一针槽41中,在与织针20外侧邻近位置则可设置一针舌推片30,该针舌推片30顶端设有导斜面31,并于此导斜面31设置一配合针舌23的弧凹沟32。该弧凹沟32设于一由针舌推片30顶点33向后所形成之弧面上,并且其与顶点33之间保留一段小距离的弧面部34。而在该针舌推片30下段设有一可配合置入长缺口25中的靠片35,此靠片35最好设置在与上靠肩26相对形成之肩部3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江市恒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晋江市恒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53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