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25177.5 | 申请日: | 2006-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01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 发明(设计)人: | 何善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市光明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44/00 | 分类号: | A47J44/00;A47J43/06;A47J43/044;A47J43/07;A47J43/10;A47J17/00 |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谢观素 |
| 地址: | 223222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食品 加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械,尤其涉及食品搅拌、绞碎、研磨等功能的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需求逐步走向多元化,家庭对食品加工机有了更多的需求,不仅需要具有搅拌功能,如用于和面、搅蛋等,同时需要具有绞肉、水果削皮、灌注香肠、研磨豆类、包饺子等功能,因此,适用于家庭的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应运而生,迎合了市场的需求,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但目前问世的家庭型多功能食品加工机,虽然功能能满足家庭的使用要求,但其本身的设计、制作却存在着缺陷,一是动力装置设置于一块底板上,底板的边缘再与罩壳的内周边连接,这种设计方案不仅加工制造麻烦,而且装配和维修困难,装配的工作效率很低;二是传动机构的设计不尽合理,占用空间大,无自锁功能,加之主动轴安装于罩壳内的顶部,传动机构运行不稳定,工作时产生的噪音较大;由于存在着这些问题,业内人士都在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其动力装置及传动机构,易于加工制造,装配、维修方便,传动机构工作运行平稳、噪音小。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底座、罩壳、电机、传动机构,机座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的电机及传动机构均安装在机座上,该传动机构由蜗轮蜗杆传动副和齿轮传动副组成,它们分别通过相应的支架安装在机座上,罩壳罩盖在所述的传动机构和/或电机上并与机座相连。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多功能食品加工机的动力装置及传动机构安装固定于机座上,并设计了安装固定的支架,使动力装置及传动机构安装固定的结构简单,制造、装配工作效率高(提高了四倍左右),装配、维修容易。
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由蜗轮蜗杆传动和齿轮传动两部分组成,具有传动速比大、结构紧凑、工作时运行平稳、噪音小,更为突出的优点是具有自锁功能。
本实用新型配备了两种类型(搅拌和绞、挤、压等)的功能输出接口,每个功能输出接口都可以与多种功能件连接,从而可实现和面、搅蛋等,同时又可实现绞肉、水果削皮、灌注香肠、研磨豆类、包饺子等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2为动力装置及传动机构连接示意图;
图3为设置于机座上的部分动力装置及传动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1、底座2、罩壳3,还包括后端盖4及其连接的电机调速开关41,设置于罩壳3上主要用于连接绞肉、水果削皮等功能件的功能接口33(输出轴8位于其内);设置于机座1下部主要用于连接和面、搅蛋等功能件的功能接头9(亦即输出轴9)。
如图2所示,还包括电机5及其传动机构17。仍如图2所示,传动机构包括蜗轮蜗杆传动副171和齿轮传动副172,所述蜗轮蜗杆传动副171由蜗杆51和蜗轮轴7及安装在蜗轮轴7上的传动轮71组成,其中蜗杆51连接于电机5的轴上,蜗杆51与蜗轮轴7上的传动轮(蜗轮)71啮合;所述齿轮传动副172由主动轴6及传动轮61、62、63,输出轴8及传动轮81,输出轴9及传动轮91组成,传动轮61、62、63依次连接在主动轴6上,其中传动轮61、62为固定连接,传动轮63为活动连接(传动轮63固定连接于机座1的底部);其中传动轮61为伞形齿轮,与输出轴8上的伞形齿轮81啮合,传动轮62为斜齿轮,与蜗轮轴7上的斜齿轮72啮合,传动轮63为内齿轮,与输出轴9上的齿轮91啮合。所述传动轮61、62为连体轮,采用粉末冶金材料制作。
如图3所示,主动轴6上端部活动连接于支架11上,主动轴6下端部与机座1上所设置的轴套连接并伸出机座1(其连接部位为传动轮62与传动轮63之间,传动轮63位于机座1下部,图中未示出),下端头穿过齿轮箱盖14并用圆柱销141固定连接(图1、2所示)。仍如图3所示,所述支架11呈伞架形状,伞架围绕圆筒形的顶端非对称分布(以不防碍传动轮62与传动轮72、传动轮81啮合为原则),伞架至少有两根以上,在本实施例中取三根伞架围绕圆筒形的顶端非对称分布;所述支架11的架脚上设置有孔,机座1上设置有相匹配的孔,用螺栓111穿过两者的孔固定连接;支架11顶端的圆筒内设置有主动轴6的连接轴套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市光明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淮安市光明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51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2,3-二氯-5-三氟甲基吡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运动健身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