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罐子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5131.3 | 申请日: | 2006-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76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李炳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华源印铁制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55/02 | 分类号: | B65D55/02;B65D49/12;B65D4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23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罐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罐子,特别是涂料罐。
背景技术
现有的罐子,特别是涂料罐,包括罐体、罐盖和罐圈,罐体具有开口,罐子封装时,罐圈设置与罐体的开口内,罐盖覆盖在罐体上,开启罐盖后,罐盖和罐圈不会被破坏,这样就给一些仿冒之人有机可乘,其可以拾取用后的罐子装上劣质的涂料,将罐圈和罐盖封闭在罐体上即将罐子重复利用,往往给消费者造成罐子内所盛的是优质的涂料的假象,从而欺瞒了消费者,而且原有的罐子设有罐圈,制罐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防止罐子被回收利用从而避免了仿冒产品且较节省制罐材料的罐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罐子,包括具有开口的罐体、覆盖在所述的罐体上的开口处的罐盖,所述的罐盖包括盖体、自所述的盖体的外周边部向外延伸后向下弯折形成的包覆部,所述的包覆部罩在罐体的外侧,所述的包覆部的下端部朝向罐体突出形成盖子凸筋,所述的罐体的上端部朝向所述的包覆部突出形成罐体凸筋,所述的盖子凸筋位于罐体凸筋下侧并与所述的罐体凸筋相扣合。
所述的包覆部呈锯齿状。
所述的盖子凸筋的断面呈圆形。
所述的罐体凸筋的断面呈圆形。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于省去罐圈,所以本实用新型较节省材料,同时,由于将盖体与包覆部设为一体形成罐盖,当罐盖打开使用后便会导致罐体与罐盖被破坏而无法再次回收使用,起到了防伪的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罐盖的主视图;
附图3为附图2中A-A方向剖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罐体的剖视图;
附图5为附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其中:1、罐体;2、罐盖;3、盖子凸筋;4、盖体;5、开口;6、罐体凸筋;8、包覆部;9、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
如附图1所示的罐子,包括罐体1、罐盖2、把手9,所述的罐盖2覆盖在所述的罐体1上,所述的把手9设置于所述的罐体1上。
如附图4和附图5所示,所述的罐体1具有开口5,在所述的开口5处的罐体1的上端部向外突出形成有罐体凸筋6,所述的罐体凸筋6的断面呈圆形。
如附图2、附图3和附图5所示,所述的罐盖2包括盖体4、自所述的盖体1的外周边部向外延伸后向下弯折形成的包覆部8,所述的包覆部8罩在罐体1的外侧,所述的包覆部8周边呈锯齿状。
所述的包覆部8的下端部朝向所述的罐体1突出形成盖子凸筋3,所述的盖子凸筋3的断面呈圆形。
所述的罐体凸筋6朝向所述的包覆部8。
如附图1和附图5所示,所述的包覆部8罩在所述的罐体1的外侧,所述的盖子凸筋3位于罐体凸筋6的下侧并与所述的罐体凸筋6相扣合。
当需要将所述的罐体1与所述的罐盖2分离,则要分离所述的罐体凸筋6与所述的盖子凸筋3,由于所述的罐盖2的盖体4与所述的包覆部8为一体,当开启所述的盖子凸筋3,导致罐体1与罐盖2被破坏而无法再次回收使用,起到了防伪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华源印铁制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吴江市华源印铁制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51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炼焦炉炭化室压力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馅饺子或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