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防缺氧吸痰管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24942.1 | 申请日: | 2006-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03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 发明(设计)人: | 朱四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16/00;A61M39/00;A61M2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夏平 |
| 地址: | 210002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缺氧 吸痰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防缺氧吸痰管,属于医疗用具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危重病人在医院治疗过程中,为了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均要插入一次性吸痰管进行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该吸痰管为一软导管,其下端有直吸口和侧壁吸口,其上端连有负压平衡器,但该吸痰管在吸痰过程中会同时将危重病人肺内的氧气一同吸走,会造成患者短时缺氧,甚至会有生命危险,故国家医疗操作常规规定用吸痰管吸痰时间不能超过15秒,以保证吸痰操作不引起缺氧,这样就不能保证吸痰效果,或是要多次进行吸痰管的插入和拔出操作,以便中间进行供氧操作,这样费时费力,并给病人增加了痛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现有的一次性吸痰管在操作时会使患者短时缺氧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会在吸痰时造成成病人缺氧的一次性防缺氧吸痰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一种一次性防缺氧吸痰管,它包括吸痰管,吸痰管为一长软导管,其一端设有直吸口,其特征是在吸痰管管体内或其一侧设有供氧管,供氧管的一端长于吸痰管的设有直吸口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在所述吸痰管的设直吸口端头的管体侧壁上设有侧壁吸口。
吸痰管与设有直吸口端头相对的一端连接有负压平衡器。
所述的负压平衡器侧壁上设有出气孔及连接在其侧壁上与出气孔相配合的塞子。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能有效防止在对病人进行吸痰操作时病人出现缺氧的情况出现,保障了病人的生命安全,适合有条件进行吸痰操作的大中小医院,可以完全替代目前的一次性吸痰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吸痰管1和供氧管2两部分。吸痰管1为一长软导管,其一端头设有直吸口3,此端头的管体侧壁上设有侧壁吸口4,侧壁吸口4可以增加吸痰效果。吸痰管1的另一端连接有负压平衡器5,用以控制是否进行吸痰操作,负压平衡器5上有一外接口6,用以连接负压器。在负压平衡器5侧壁上面有一出气孔7,此出气孔7可用连接在负压平衡器5侧壁上但可活动的塞子8密封塞住,塞子8打开后吸痰管1则无法进行负压吸痰操作。供氧管2可以设在吸痰管1的管体内部或与它并行连接,然后再用医用材料包裹在一起。供氧管2也为一长软管,其材料可与吸痰管1一致。供氧管2一端用于连接供氧瓶,另一端输出氧气,输出氧气的一端应长于吸痰管的吸3端头,以防止从供氧管2供出的氧气从吸痰管1的吸口3及侧壁吸口4中被吸出,无法实现其供氧的目的。当供氧管2设在吸痰管1的管体内时,供氧管2用于接供氧瓶的一端可从负压平衡器5的侧壁穿出后再连接供氧瓶。供氧管2优选设在吸痰管1的管体内,这样易于整个管体进入到病人的肺部,不会增加病人的不适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49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