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研磨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24913.5 | 申请日: | 2006-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06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祥;翟人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5/48 | 分类号: | B24B5/48;B24B41/04;B24B5/02 |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楚云 |
| 地址: | 22572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研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研磨模件内孔的研磨机,特别是用于研磨拉丝模定径区及压缩区的研磨机。
背景技术
工件特别是拉丝模的内孔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圆柱形孔,另一是圆锥形孔,它的加工精度要求很高,几何尺寸的公差为千分之几毫米,表面光洁度要求极高,且批量生产的一致性要求也非常苛刻。传统研磨机的磨头部分由磨针电机带动磨针夹头及磨针高速旋转,手托拉丝模体进行研磨。这种加工方法不仅速度慢,而且不能保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自动送模并夹紧给进的研磨机,采用该研磨机大大提高了研磨速度,并保证了研磨质量,提高了模件的成品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研磨机,它包括对模件进行研磨的磨头组件,磨头组件中设有磨针夹头和磨针,送模装置和模件夹紧给进装置,送模装置位于模件夹紧给进装置的一侧,送模装置中设有送模电机和推模板,模件夹紧给进装置中设有夹紧器,所述推模板在送模电机作用下将模件推送至夹紧器中,磨针位于夹紧器的正上方。
所述的送模装置中还设有支架、装模筒、摆动轴、摇臂和连杆,装模筒竖直固定在支架上,推模板伸入支架中并处于装模筒的下方,摆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研磨机体架上,摆动轴上端与推模板连接,下端与摇臂相连接,摇臂通过连杆与送模电机的牵引盘相连;所述支架上设有槽口,推模板在送模电机作用下从槽口中伸出,推模板上设有腰形槽,腰形槽的宽度与模件外径相等,腰形槽的前端设有挡块。
所述的模件夹紧给进装置包括模件夹紧器、顶模机构和支座给进机构,所述的夹紧器安装在顶模机构的上部并跟随顶模机构升降以夹紧或松开模件,支座给进机构与横模机构中的螺杆座固定并带动螺杆座升降;所述的支座进给机构包括支座、丝杆、光杆,所述的丝杆和光杆分别穿过支座,两端分别固定在研磨机体架上,光杆与支座内孔的配合面之间设有直线轴承,光杆是支座上下移动的导轨,丝杆与固定在支座上的螺母配合带动支座上下移动,丝杆由给进电机带动。顶模机构包括空心螺杆、螺杆座和顶模杆,空心螺杆穿过螺杆座并由两端的轴承支承,其中下端的轴承座外周设有皮带槽由主电机带动,驱动盘固定在下端的轴承座上,空心螺杆穿过驱动盘并与之装配固定,顶模杆装配在空心螺杆内其上端伸入夹紧器内。驱动盘下方的空心螺杆上设有推力轴承,推力轴承由下方的压力调节弹簧向上推顶,压力调节弹簧的弹力由调节螺杆调节。
所述的夹紧器包括夹头座、夹爪、夹头盘,夹头座位于螺杆座的上方,其内设有夹头盘和夹爪,夹头盘安装在空心螺杆上端,夹爪均匀分布在夹头盘周围,夹爪通过销轴安装在夹头盘上并可以销轴为支点摆动,夹爪上端与夹头座之间设有锥度配合面,夹爪与夹头盘之间设有径向弹簧,夹头座与夹头盘之间设有轴向弹簧。
所述的磨头组件还设有振动电机、偏心轴、传动件,振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偏心轴联接,偏心轴通过传动件与磨针夹头连接。它还设有磨针电机和转动轴,磨针电机与磨针夹头连接,所述传动件为磨针电机固定架和上、下弹簧片,偏心轴与磨针电机固定架联接,转动轴与磨针电机固定架平行,转动轴两端设有上、下顶板,磨针电机固定架与上、下顶板之间通过上、下弹簧片连接。与转动轴连接的下顶板上设有偏转调节板,偏转调节板的两侧设有调节螺杆,所述偏心轴通过轴承安装在转动架的槽孔中,转动架的尾端固定在研磨机架上且可绕研磨机架转动,转动架的前部通过销轴与磨针电机固定架连接,销轴由磨针电机固定架上的槽孔中的轴承支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待加工模件放置在装模筒中,电机带动连杆,连杆带动摇臂,摇臂带动摆动轴,摆动轴带动推模板作弧形运动。当推模板位于起始位置时其上的腰形孔对准装模筒的出模口,一只模件便落在推模板的腰形孔内,完成送模的准备。当送模电机动作时,推模板作弧形运动从支架的槽口中伸出,当运动至夹紧器正上方时,推模板上的腰形孔前端的挡块先将被顶模杆顶出的模件推开,而后腰形孔中的模件落入夹紧器中被夹紧,随即推模板返回到起始位置,此运动往复进行实现自动送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49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棒材处理方法
- 下一篇:电学高场/高压单元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