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储气筒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4863.0 | 申请日: | 2006-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25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仲伯泉;陆根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顺林 |
主分类号: | F17C1/00 | 分类号: | F17C1/00;F15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江苏省姜堰市姜堰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容器,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腔连体结构的储气筒。
背景技术
储气筒是气动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蓄能容器。对于一些设备中拥有多只频繁动作的气动装置,需配备容积足够大的储气筒才能满足使用要求。例如,重型卡车、装卸车、工程车等车辆中就配有多只频繁动作的气动装置,为此配备了相应容积的储气筒。现有技术的储气筒结构为单腔容器,尽管该结构的储气筒能够有效地储存或输出压缩气体。但是,车辆受自身条件的限制,配载的储气筒容积不可能充分大,容积相对不很大的单腔结构储气筒为多只气动装置供气,其缺点十分明显,即气压波动大。一旦耗气量大的气动装置动作或多只气动装置同时动作时,气压下降较大,甚至影响其它气动装置的正常工作。用多只现有技术的储气筒分别向各自连接的气动装置单独供气,完全可以克服储气筒内气压波动大和相互干扰等缺点。但此方法经济性不好,而且又需占据较多的安装空间,除大型汽车外,中小型汽车因受自身条件限制,较少安装多只储气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由单腔串连而成多腔连体结构的储气筒。该结构中各腔分别负责向各自连接的气动装置供气,当一腔体连接的气动装置动作不会引起其它腔体内的气压变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储气筒,它由左端盖、筒体、球冠形隔板、右端盖以及进气口和出气口共同构成。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筒体内轴向有间距地分别密封连接1~3层球冠形隔板,球冠形隔板与左端盖、右端盖的厚度相同、形状相似,筒体左右端分别密封连接左端盖、右端盖,在左端盖和右端盖轴向中部外侧各密封连接一只进气口,相对于每个独立腔体的筒体壁上密封连接1~3只出气口,位于中部腔体的进气口密封连接在筒体壁上。
上述结构中间隔设置1~3层球冠形隔板,将储气筒分隔成2~4个具有一定容积的相互独立腔体的容器。球冠形隔板在结构中既属前腔的组成部分,也属相邻后腔体的组成部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连体结构简单、紧凑,节省材料,节省安装位置。
2、间隔设置的球冠形隔板与筒体密封连接,有利于提高储气筒的整体强度和刚性。
3、分腔存储压缩空气,分别连接不同的气动装置,动作时互不干扰,气压稳定,气动装置工作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储气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所示的储气筒是具有3只独立腔体的实施例,它由同材质的左端盖1、筒体3、球冠形隔板5、右端盖6以及进气口2和出气口4构成圆柱形多腔连体结构的储气筒。所述筒体3内轴向有间距地分别密封连接2层球冠形隔板5,间距尺寸根据所连接气动装置的耗气量确定,球冠形隔板5与左端盖1、右端盖6的厚度相同、形状相似。筒体3左右端分别密封连接左端盖1和右端盖6,在左端盖1和右端盖6轴向中部外侧各密封连接1只进气口2,相对于每个独立腔体的筒体3壁上根据所连接气动装置具体位置密封连接2只出气口4。位于中部腔体的筒体3壁上专设一只进气口2。本实施例中的3只腔体容积相当,各自分别连接不同的气动装置,当一腔体连接的气动装置动作,不会引起其他相邻腔体内的气压波动,确保各自连接的气动装置在稳定的气压条件下工作,气动装置动作可靠有力,由于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腔连体结构,占据空间位置小,特别适合作重型卡车、装卸车和工程车等车辆配套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顺林,未经金顺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48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收音功能的口杯
- 下一篇:具有制热水功能的空调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