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温快速蒸发海水淡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2803.5 | 申请日: | 2006-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82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毅;赵煜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勇毅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3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快速 蒸发 海水 淡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水淡化装置,具体是一种低温快速蒸发海水淡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海水淡化装置主要采用蒸发装置和过滤装置,蒸发装置的缺点是设备复杂,能耗和生产成本太高;过滤装置的缺点是生产效率低,过滤膜消耗量大,主要靠进口,成本太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低温快速蒸发海水淡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设备复杂,能耗和生产成本太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海水蓄水池、水流雾化器、置换釜、真空泵、沉淀池和储水罐,置换釜的内腔被反射隔板和高密度分子筛隔离为雾化室和冷凝室,在该冷凝室内设有冷凝器,高密度分子筛设在反射隔板的上部;所述的水流雾化器的入口接海水蓄水池的出口,水流雾化器的出口经管道与置于置换釜雾化室内的雾化喷嘴连接;真空泵的进气口一路与置换釜的冷凝室接通,另一路通过负压调节阀与储水罐相通;所述的置换釜冷凝室的底部与该储水罐连接;沉淀池通过管道和串连的阀门与所述的置换釜右室雾化室的底部相通。
所述的冷凝器包括穿过所述冷凝室的顶部和右侧的冷凝腔和设在其外侧的多个吸温翅片,上述冷凝腔的上部接口与风源连接。
所述的风源置于所述的水流雾化器动力电机冷却风扇之后,与该冷却风扇对面设置一喇叭状吸风口并通过风道与所述的冷凝器顶部的接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雾化提高过滤效率,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简化了设备结构,降低了设备投资,易于普及推广。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和工作原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低温快速蒸发海水淡化装置,包括海水蓄水池1、水流雾化器2、置换釜4、真空泵6、沉淀池12和储水罐10,置换釜4的内腔被反射隔板5和高密度分子筛7隔离为雾化室41和冷凝室42,在该冷凝室42内设有冷凝器8,高密度分子筛7在反射隔板5的上部。所述的水流雾化器2的入口接海水蓄水池1的出口,水流雾化器2的出口经管道与置于置换釜4的雾化室41内的雾化喷嘴13连接,真空泵6的进气口一路与置换釜4的冷凝室42接通,另一路通过负压调节阀11与储水罐10相通。所述的置换釜冷凝室42的底部通过管道14和阀门与储水罐10连接。沉淀池12通过管道和串连的阀门与所述的置换釜4的雾化室41的底部相通,沉淀池12的回流咀13引入到海水蓄水池1内。
所述的冷凝器8由穿过所述冷凝室42的顶部和右侧的冷凝腔和设在其外侧的多个吸温翅片构成,上述冷凝腔的上部接口与风源连接。利用水流雾化器2动力电机冷却风扇产生的吸力作为风源,即在上述冷却风扇的后面设置一喇叭状吸风口15,并通过风道9与所述的冷凝器8顶部的接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将经过杂质过滤的海水引入到海水蓄水池1中,利用盐水比重大于淡水的特性,经过水流雾化器2的加压、加速,海水被逐步雾化。被雾化的海水射流经雾化喷嘴3进入到置换釜4中,高速喷出的射流撞击在有波纹的反射隔板5上,被弹射开来,进一步被细化,置换釜4中的雾气在真空泵6的作用下,产生负压,使得被细化的射流大量蒸发。由于置换釜4中左、右两室有压差,大量水分子便通过高密度分子筛7进入到雾化室41内。在冷凝器8的作用下,凝结成水珠。冷凝器8是中空的腔体,它的一端进风接口伸出置换釜4的侧面,直接吸入大气,而冷凝器8上端出风接口在水流雾化器2动力电机尾部的冷却风扇作用下,通过风道9使得冷凝器8内的空气不断流动而起到降温效果。收集到的淡水经管道14送至储水罐10中,负压调节阀11负责储水罐中负压调节,用以防止系统中反流的现象。置换釜4雾化室41中未被雾化的含盐及其他化合物含量较高的部分海水经管道流入到沉淀池12中,在沉淀池12中进行沉淀,而在上层比重较小的水经过回流嘴13回到海水蓄水池1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勇毅,未经张勇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28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铅焊锡炉的改进结构
- 下一篇:数控万能外圆磨床砂轮架回转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