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组装的电磁门锁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2522.X | 申请日: | 2006-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30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翔光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2 | 分类号: | E21B4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组装 电磁 门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门锁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快速组装的电磁门锁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的电磁门锁,其是将固定板螺固在门框下缘,电磁锁螺固在固定板下缘,再利用电磁锁通电后所生的电磁力吸附住门板上方的被吸板(如铁片),使所述的门板被紧紧吸附住而达电磁门锁的功效,又因所述的电磁门锁都是装置在上方,且所述的电磁门锁的重量相当沉重,但却只以螺丝螺固稍嫌不足,如不慎掉落必对人体造成相当大的伤害;
再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第00295163号“电磁门锁结构改良”,其是由一固定板、一电磁器框架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两侧下方各往外延设一缺口向外的U型导轨,并在电磁器框架外缘上方两侧各设一缺口向内的U型滑槽,所述的固定板两侧的U型导轨其宽度略小于电磁器框架上缘其U型滑槽之内径;
但是,上述的“电磁门锁结构改良”其虽可凭借所述的固定板下方其缺口向外的U型导轨与电磁器框架上缘其缺口向内的U型滑轨的结合,运用滑动的方式滑入组合,但所述的“电磁门锁结构改良”在实际运用上时却有一缺陷;
请参阅图1所示,在电磁门锁实际施工时所述的固定板1螺固在门框11下缘后,再将所述的电线13由固定板上的穿线孔(图未示)引设置电磁框架14上方的接线孔15,此时如预将所述的电磁框架14与所述的固定板1运用滑轨方式组合,惟所述的电线13势必会卡在固定板1与电磁框架14间,使固定板1与电磁框架14无法组合,因而造成所述的导轨与滑轨失去原设计的效果;
是故,如何将上述等缺失加以摒除,并提供一种在实际施工上能运用的可快速组装的电磁门锁结构,即为本案实用新型设计人所欲解决的技术困难点的所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快速组装的电磁门锁结构,使本实用新型在实际施工时,不会造成电线卡在固定板与电磁锁本体间的问题,使所述的电磁锁能快速且轻易的完成组装,进而达到一种快速组装的电磁门锁结构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快速组装的电磁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凿设有一第一穿线孔、一个以上的固定孔,且所述的固定板两侧边的上下缘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一缺口向外的U型导轨,又所述的缺口向外的U型导轨下缘设有一个以上的凸块与一个以上的凹槽;
一电磁锁本体,所述的电磁锁本体上凿设有一第二穿线孔,且所述的电磁锁本体的上缘两侧各凹设有一缺口向内的U型导轨,又所述的缺口向内的U型导轨上缘设有一个以上的凸块与一个以上的凹槽,所述的电磁锁本体上缘所设置的凸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的固定板的凹槽中,而所述的固定板的凸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的电磁锁本体上缘所设置的凹槽中。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
一种快速组装的电磁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凿设有一第一穿线孔、一个以上的固定孔与一个以上的螺孔,且所述的固定板两侧边的上下缘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一缺口向外的U型导轨,又所述的缺口向外的U型导轨下缘设有一凸块;
一电磁锁本体,所述的电磁锁本体上凿设有一第二穿线孔与一个以上的贯穿孔,且所述的电磁锁本体的上缘两侧各凹设有一缺口向内的U型导轨,又所述的缺口向内的U型导轨上缘设有一凹槽,所述的固定板的凸块滑动连接在电磁锁本体上缘所设置的凹槽中。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
一种快速组装的电磁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凿设有一第一穿线孔、一个以上的固定孔,且所述的固定板两侧边的上下缘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一缺口向外的U型导轨,又所述的缺口向外的U型导轨下缘设有一凹槽;
一电磁锁本体,所述的电磁锁本体上凿设有一第二穿线孔,且所述的电磁锁本体的上缘两侧各凹设有一缺口向内的U型导轨,又所述的缺口向内的U型导轨上缘设有一凸块,所述的电磁锁本体上缘所设置的凸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的固定板的凹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
现有技术:
1.一般的电磁锁只靠螺固的力量,故电磁锁的抗拉力较小。
2.组装不易。
3.在实际施工时电线会形成阻碍。
本实用新型优点:
1.电磁锁抗拉力较大。
2.组装快速。
3.在实际施工时不会因电线而造成阻碍。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实际施工动作情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翔光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翔光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25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排管式上梁可伸缩自行车
- 下一篇:新型矿物研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