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脉搏管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2209.6 | 申请日: | 2006-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67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卢沃赛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沃赛德 |
主分类号: | A61M1/10 | 分类号: | A61M1/10;A61M3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脉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学设备,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施行心肺手术时用于心肺旁路机及动脉内囊泵以便在患者体内获得稳定脉搏流的一次性脉搏管。
背景技术
当对患者做手术时,尤其是在做与心肺有关的手术时,为确保患者心脏正常的循环,通常使用医学辅助设备比如心肺旁路机(cardiopulmonary bypass machine,CPB)或动脉内囊泵(intra aorticballoon pump,IABP)来在患者体外维持正常的循环。
借助上述心肺旁路机,患者体内的血液暂时性地被转移以便在体内氧化及循环,从而维持上述循环直到心脏及肺器官能够恢复到正常的功能。而上述动脉内囊泵则用于增加心肌氧供应(myocardial oxygensupply)及减小心肌氧需求(myocardial oxygen demand),并且用于增加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
为了在患者体内获得脉搏流,可以使用脉搏管(pulstile tube)将上述心肺旁路机及动脉内囊泵结合起来。然而,传统脉搏管具有对患者造成污染的危险及操作过程中造成气体泄漏的危险。另外,传统脉搏管无法获得与人体的生理脉搏流接近或同质的(homogenous)脉搏流。
因而,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一次性脉搏管实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减小污染与泄漏,同时使得患者手术更加安全的一次性脉搏管。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脉搏管,通过该一次性脉搏管,可以获得更加同质的脉搏流。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获得脉搏流的一次性脉搏管包括:管体;形成于所述管体一端并用于与心肺旁路机连接的心肺旁路机端部;形成于所述管体另一端用于嵌入患者体内的患者端部;及形成于所述心肺旁路机端部与患者端部之间的双内腔部。所述双内腔部具有一体成形的动脉内气囊隔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体成形的动脉内气囊隔膜为对患者的血流直接施加压力的内腔体。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体成形的动脉内气囊隔膜为外腔体。该外腔体借助从外部压缩所述脉搏管的方式而对患者的血流产生压力。
最优地,所述双内腔部的长度为45cm。所述脉搏管可以为1.2-1.6米长并且其直径为11-13mm。所述一体成形的动脉内气囊隔膜的容积为40cm3并且其脉搏频率为10-110机器脉搏/分钟。另外,所述患者端部与所述双内腔部之间的距离为5-10cm。所述一体成形的动脉内气囊隔膜可借助螺旋形式、面对面形式或线圈形式安装到所述脉搏管上。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脉搏管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所述脉搏管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脉搏管与动脉内气囊导管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3所示脉搏管与动脉内气囊导管组装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一次性脉搏管3(disposable pulsatile tube)包括管体31;形成于所述管体31的一端并用于与一个心肺旁路机(CPB machine,cardiopulmonary bypass machine,参考图4)50连接的心肺旁路机端部(CPB end)34;形成于所述管体31的另一端并用于嵌入患者体内的患者端部(patient end)32;及形成于所述心肺旁路机端部34与患者端部32之间的双内腔部(double lumen portion)3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沃赛德,未经卢沃赛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22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卫生设备用隔臭真空虹吸装置
- 下一篇:抽吸式矫正储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