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浸采铀用井壁护管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2004.8 | 申请日: | 2006-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62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徐涛;汪卫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涛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4011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采铀用 井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工业开采地下原子铀用井壁护管系统,尤其是以注孔、抽孔方式开采原子铀用井壁护管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以地浸方式开采地下原子铀所用的井壁护管以陶瓷管、玻璃钢管为主,虽然个别企业也有用塑料管材,也是管材与管材连接;采用陶瓷管、玻璃钢管作井壁护管由于其自身悬重重,加上地下地质结构复杂等因素,极易使管材断裂,造成井壁跨塌;使用塑料管材作为井壁护管也只是管材与管材简单机械连接,由于管材壁厚过厚而导致浪费严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浸采铀用井壁护管系统。
该井壁护管系统采用了塑料管材和塑料管箍之间用丝扣连接的方式,一方面克服了以往管材和管材之间直接采用丝扣连接的方式所带来的原材料浪费和成本浪费。以往的连接方式中,管材一端加工成内螺纹,另一端加工成外螺纹,这样就要求管材壁特别厚才能满足强度要求;而本套井壁护管系统使用管箍后,可以在同等压力条件下降低管体壁厚。另一方面,又解决了以往管材和管材直接连接时密封效果不好这一技术问题;该套井壁护管系统所加工的管箍中间有一凸台,两根管材同管箍连接后管材端部的结合面可以紧密接触管箍凸台的两个接触面,达到密封效果;而以往的管材和管材直接连接的方式则不能达到此种效果。
技术方案:地浸采铀用井壁护管系统,它由管体(1)、管体(5)和管箍(2)所组成;其特征是管体(1)、(5)外螺纹可共同旋紧于管箍(2)内螺纹,并使管体断面分别顶死于管箍内凸台上下端面。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塑料管体图;图2是塑料管箍图;图3是管箍凸台端面图(图中的下端面);图4是管体端面图(图中管体5的上端面);图5是另一个塑料管体;图6是管箍凸台端面图(图中的上端面);图7是管体端面图(图中管体1的下端面)。
管体1和管体5通过管箍2连接成管道系统的一部分;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即管体1、管体5的外螺纹分别旋进管箍2两端的内螺纹。螺纹旋紧后,管体1的下端面(图7)同管箍2的凸台上端面(图6)紧密接触形成密封;管体5的上端面(图4)同管箍2的凸台下端面(图3)紧密接触形成密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利用塑料机械在加工塑料制品过程中的可变性原理,设计出不同规格、不同壁厚的管体,其中设计的大规格管材作管箍,管箍皆设计成内螺纹,相连接的两边管体全部为外螺纹,管箍中间加工成凸台,当管体外螺纹旋紧后其端面与管箍凸台顶死,以实现井壁护管系统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涛,未经徐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20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声波雾化重油、轻柴油燃烧油枪
- 下一篇:一种通用型DVD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