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装置及带有该安全装置的导管和引入针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1388.1 | 申请日: | 2006-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55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谢友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A61M25/06;A61M5/15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柴毅敏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装置 带有 导管 引入 组件 | ||
1.一种用于导管和引入针组件(10)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装置(40)包括:针罩(41),该针罩限定形成纵向延伸通道,该纵向延伸通道设有纵长的开口(60);至少一个弹簧夹(50),其通过纵长的开口(60)安装在所述纵向延伸通道中;以及止挡装置,用于阻挡引入针(31)的增大部分(38),其中所述纵向延伸通道的内径至少稍微大于引入针(31)的直径,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夹(50)设置有第一卡接部(55)与导管座(24)啮合,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夹(50)的至少一部分在引入针从导管组件(20)中抽出之前被该引入针压缩,而在该引入针从导管组件(20)抽出之后,该所述至少一部分被释放弹起并捕获所述引入针的尖锐远端针尖(3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导管和引入针组件(10)的安全装置(4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夹(50)包括:近端壁(51)、中间壁(54)、和远端壁(53),近端壁与中间壁的一端相连,而远端壁与中间壁的另外一端相连,而所述第一卡接部为位于所述中间壁和所述远端壁之间的弯曲(55),该弯曲(55)与导管座(24)啮合,所述远端壁(53)作为所述弹簧夹(50)的所述至少一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导管和引入针组件(10)的安全装置(40),其中,所述远端壁(53)在其自由端处具有一部分,该部分的宽度比远端壁的其它部分宽度小,该宽度减小的部分就充当弹簧夹(50)的所述至少一部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导管和引入针组件(10)的安全装置(40),其中,在所述近端壁(51)的自由端处形成一个U形结构,该U形结构用来与位于针罩(41)上的齿部(47)卡合。
5.如权利要求2-4之一所述的用于导管和引入针组件(10)的安全装置(40),其中所述近端壁(51)具有一个孔(52),该孔的内径小于引入针的所述增大部分(38),但是大于引入针的其它部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导管和引入针组件(10)的安全装置(40),其中,所述孔(52)在其周边上具有增强唇部,该增强唇部用于卡住引入针上的增大部分(38)。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导管和引入针组件(10)的安全装置(40),其中,所述增大部分(38)可以为位于引入针(31)上的挤压凸起、三维凸起、滚压凸起或铁环之一。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导管和引入针组件(10)的安全装置(40),其中一个凹口设置在导管座(24)上,所述弯曲与所述凹口啮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导管和引入针组件(10)的安全装置(40),其中所述第一卡接部为一个位于弹簧夹顶部的球形孔,所述球形孔与设置在导管座中的球形轴承啮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导管和引入针组件(10)的安金装置(40),其中,在针罩的外周上设置了一个或者更多个导轨(49)。
11.一种导管和引入针组件(10),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管组件(20),该导管组件包括:导管(21),具有近端和远端;导管座(24),固定到导管(21)的近端;
引入针组件(30),该引入针组件包括:引入针(31),其具有远端的针尖(32),近端,和位于针尖和近端之间的增大部分(38);针座(34),固定到引入针31的近端;
安全装置(40),其滑动连接在所述导管组件(20)和引入针组件(30)之间,所述安全装置(40)包括:针罩(41),该针罩限定形成纵向延伸通道,该纵向延伸通道设有纵长的开口(60);至少一个弹簧夹(50),其通过纵长的开口(60)安装在所述纵向延伸通道中;以及止挡装置,用于阻挡引入针(31)的增大部分(38),其中所述纵向延伸通道的内径至少稍微大于引入针(31)的直径,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夹(50)设置有第一卡接部(55)与导管座(24)啮合,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夹(50)的至少一部分在引入针从导管组件(20)中抽出之前被该引入针压缩,而在该引入针从导管组件(20)抽出之后,该所述至少一部分被释放弹起并捕获所述引入针的尖锐远端针尖(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克顿·迪金森公司,未经贝克顿·迪金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138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