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多功能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19872.0 | 申请日: | 2006-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40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邱炳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炳顺 |
主分类号: | A47D13/10 | 分类号: | A47D13/10;A47D9/00;D06F5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61000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多功能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支架,尤其与一种可兼具秋千架、摇篮架及晾晒架的多功能支架有关。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会用到各种各样的支架,如秋千架、晾晒架、如有小孩子还需要摇篮架等,然而,由于各种架子不能通用,因此,家庭需要备有多种架子,占用空间大、使用、储存也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多功能支架,其结构简单,牢固耐用,可兼具秋千架、摇篮架、晾晒架等多种功能。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多功能支架,包括两侧支撑架,支撑架的顶端设有横梁,所述的支撑架两侧面呈“A”形,所述的横梁两侧边近支撑架的位置由连接装置向下挂设两摆杆,所述的两摆杆端部为空心管状体,并向前弯折形成一插接口,该插接口由另一连接装置固接一摆动体。
所述的支撑架由一分段并由连接装置连接并可拆卸的空心管弯折成侧面呈“人”字型支架,支架的侧面设有“一”字型横杆。
所述的摆动体为带有与摆杆端部插接口匹配的空心管状插接口的秋千椅。
所述的摆动体为带有与摆杆端部插接口匹配的空心管状插接口的摇篮。
所述的横梁与摆杆间的连接装置结构为:所述的横梁两侧边近支撑架的位置分别固设一吊环,该吊环套设一安全扣,所述的摆杆上端部活动套设在安全扣上。
所述的横梁两端分别向上设置一支撑板,该支撑板上方固设一分段由连接装置连接并可拆卸的方形遮阳篷支架,两“U”形附架的开口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的方形遮阳篷支架两侧边内侧近外端部,该附架向外翻折与遮阳篷支架形成平面,向内翻折与遮阳篷支架形成倾角,且在所述的支撑架两侧边与遮阳篷支架侧杆近外端处分别设置一对称拉杆,所述的拉杆一端铰接在遮阳篷支架侧杆近外端处,另一端形成钩头卡设在支撑架两侧边杆体上开设的容置孔中,另在所述的两侧支撑板上对应设有容置孔,拉杆的钩头转动后卡入容置孔中定位。
所述的支撑架、遮阳篷支架上及摆杆与摆动体间的连接装置结构为:所述摆杆与摆动体的插接处对应的空心管上分别设有通孔,两插接处内管的内壁上设有一弹性压板,在压板与通孔间设有钢珠伸入通孔内定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架子具有多种功能,其可满足人们在不同场合的休闲娱乐需求,家居只需配备一款本实用新型的支架,就可具有多种功能,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以下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作为秋千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作为摇篮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作为遮阳篷支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作为晾晒架的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作为秋千架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两侧面呈″A″形的支撑架1,所述的支撑架可由一分段并由连接装置(如图5所示)连接且可拆卸的空心管弯折成侧面呈“人”字型支架,支架的侧面设有“一”字型横杆,支撑架1的顶端设有横梁2,所述的横梁两侧边近支撑架的位置由连接装置3向下挂设两摆杆4,该连接装置结构为:所述的横梁2两侧边近支撑架的位置分别固设一吊环31,该吊环31套设一安全扣32,所述的摆杆4上端部活动套设在安全扣32上。所述的两摆杆4端部为空心管状体,并向前弯折形成一插接口41,摆杆端部插接口41匹配的空心管状插接口51的秋千椅5,所述的连接装置6的结构可为如图5所示:所述摆杆4与秋千椅5的插接处对应的空心管上分别设有通孔42、52,两插接处内管的内壁上设有弹性压板61,在弹性压板与通孔42、52间设有钢珠62伸入通孔内定位。
使用时,将秋千椅的插接口插入到摆杆端部的插接口,由定位装置定位则可做为秋千架使用。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作为摇篮架的结构示意图,摇篮7的两侧边设有与摆杆端部插接口匹配的空心管状插接口71,使用时,同样将两插接口对接,由定位装置定位则可用做摇篮架使用。也可为使用者认为必要摆动的任何摆动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炳顺,未经邱炳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198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