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分离移动式靠垫结构改良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18056.8 | 申请日: | 2006-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35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雄 |
| 主分类号: | A47C7/42 | 分类号: | A47C7/42;B60N2/44;A61H2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分离 移动式 靠垫 结构 改良 | ||
1.一种可分离移动式靠垫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扣带组与一具有可拆卸黏贴片与松紧带的靠垫,且靠垫内装设有辅助功能装置,所述的辅助功能装置向外连接有管路线,所述的扣带组包括一圆棒、调整部、扣环、扣带与扣带上的黏贴带;所述的扣带组固定在座椅上,靠垫黏贴在扣带上的黏贴带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移动式靠垫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扣环为勾形扣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移动式靠垫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扣带为两端连结圆棒的一环状扣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移动式靠垫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靠垫内的辅助功能装置为磁石、加热片、振动马达或气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移动式靠垫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靠垫的材料为惰性泡棉、竹炭泡棉或聚胺酯泡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移动式靠垫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圆棒的材质为泡棉填充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移动式靠垫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管路线为S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移动式靠垫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扣带的调整部为尼龙粘连搭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雄,未经陈建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1805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