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热回收热泵冷热水机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15858.3 | 申请日: | 2006-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87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永光 |
主分类号: | F24H4/04 | 分类号: | F24H4/04;F24F12/00;F25B30/02;F25B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齐永红;孙小勇 |
地址: | 5291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回收 热泵冷 热水机组 | ||
1.一种智能热回收热泵冷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压缩机(1)和热水侧换热器(3)、空调侧换热器(4)、空气侧换热器(5)、风扇电机(2)、四通换向阀(6)、分流器(9)、单向阀组件(10)、过滤器(11)、节流膨胀阀(12)、气液分离器(13)等组成一个制冷制热循环系统;制冷压缩机(1)的排气管(21)连接热水侧换热器(3)的一端进气管上,热水侧换热器(3)的排气管与四通换向阀(6)、空气侧换热器(5)、分流管(8)、分流器(9)、单向阀组件(10)先后串连,单向阀组件(10)与过滤器(11)、节流膨胀阀(12)先后串连,单向阀组件(10)通过防冻结旁通电磁阀(7)与制冷压缩机(1)的排气管(21)相连,单向阀组件(10)还与空调侧换热器(4)的一端相连,空调侧换热器(4)的另一端与四通换向阀(6)相连,四通换向阀(6)通过气液分离器(13)、吸气管道(23)与制冷压缩机(1)相连,高低压力控制器(14)与制冷压缩机(1)的排气管(21)和吸气管道(23)连接,防冻温度控制器(18)与空调侧换热器(4)的一端相连,除霜温度控制器(17)与空气侧换热器(5)的一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热回收热泵冷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热水循环水泵(24)分别与热水侧换热器的一端和热水罐(28)的一端相连,空调输送水泵(25)与空调侧换热器(4)的一端相连,水流开关(26)与空调侧换热器(4)的另一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热回收热泵冷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机组的监测控制系统包括采用PID调节和模糊控制技术的智能温度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热回收热泵冷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的电源相线经手动控制开关连接到水流开关的输入端,在水流开关的输出端连接功能转换开关,功能转换开关的制冷档通过制冷温度控制开关连接设于控制终端输出端上的中间继电器的另一组常开触点,该常开触点的另一端通过延时继电器(KT)连接控制制冷压缩机工作的交流接触器(KM4)线圈上,控制制冷压缩机工作的交流接触器(KM4)的主相常开触点(KM41)串接于制冷压缩机的供电回路上,控制制冷压缩机工作的交流接触器的一组辅助常开触点(KA42)串接于制冷温度控制开关的输出端与控制风扇电机工作的交流接触器(KM3)的线圈之间,另一组辅助常开触点(KM42)串接在热水温度控制开关的输出端与控制热水循环泵工作的交流接触器线圈(KM1)之间;功能转换开关的制热档通过制热温度控制开关连接控制制热继电器(KA5)的一组常开触点(KA51)的输入端,常开触点(KA51)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终端与制冷功能相同的公共控制电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永光,未经李永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1585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