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乳腺红外双波段摄像头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12000.1 | 申请日: | 200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66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彭荫刚;杨家德;胡永升;卢文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伟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7/02 | 分类号: | G03B17/02;G02B27/10;G01J5/00;A61B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60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腺 红外 波段 摄像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乳腺红外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双波段摄像头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妇女乳腺癌发病率自1977年后上升为女性第一位恶性肿瘤,因此需要积极开展大面积普查。目前欧美洲经济发达国家大都采用Mammography或CR技术普查。此法虽然乳癌检出率较高,但是,效率低、耗材高、对人体有伤害,经费开支大。乳腺发生癌变时,最先发生在乳腺末端导管小叶单位(Terminal Ductal Lobular Units)--TDLU,从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微小浸润癌等演变过程均局限在毫米以内TDLU组织间,其体积∠1MM,一般X线、B超等影像检查需具备一定的密度分辨率,只有在癌变出现肿块以后达2mm以上才会显像,所以容易漏早期病变,所以研究乳癌普查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是当务之急。
现有的近红外乳腺仪是采用近红外光检查方法,是利用近红外光在透射乳房时,人体血液中低氧血红蛋白所吸收近红外光效应,形成图像信息源。但是对肿瘤发生时所产生的热辐射场,即功能性变化则无法同时收集,而这些生化改变是表达癌变初期重要信息,因此采用单一的近红外乳腺仪检查仍存在漏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乳腺红外双波段摄像头,可以同时,同步、同视场拍摄乳腺温度场和血红蛋白分布场,以达到全面采集各种信息,为综合分析提供条件,提高乳癌检测的敏感度和早诊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乳腺红外双波段摄像头,它有一近红外摄像系统、一远红外摄像系统,双镜头共同装在一外壳内,为一体化结构。其中远红外摄像系统的前方设置分光镜,近红外摄像系统的前方设置全反射镜。分光镜位于摄像头的入光光路上,前方正对入光孔,分光镜接受的光被分成两路,一路是远红外光,进入远红外摄像系统,另一路是近红外光,经全反射镜反射进入近红外摄像系统;两摄像系统其中之一与壳体固定,另一与壳体活动连接,两摄像系统之间设置同轴矫正系统,以实现在固定的位置同视场,同步摄取两种不同波段的红外线信息。
其中,远红外摄像系统采用焦平面探测器,实现瞬间拍摄,并减小摄像系统的体积。近红外摄像系统采用具有可调视场镜头的摄像系统,以达到视场可调,使远、近红外摄像系统能方便地调到同视场。另外,在壳体上的入光孔上还安装有防尘透镜,以便更好地保护摄像系统。
本摄像头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入射光通过防尘透镜到达分光镜,由分光镜分成远红外光和近红外光两路,远红外光进入远红外摄像系统,近红外光进入近红外摄像系统,远红外摄像系统获取乳腺温度分布信息,近红外摄像系统获取血红蛋白分布信息。在摄像时,通过同轴矫正系统使远、近红外摄像系统调到同轴状态。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乳腺红外双波段摄像头同时采用了近红外和远红外两种波长。可以同时采集到热辐射场和低氧血红蛋白分布场,使两种信息的双图像重合。以便于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各种信息进行重新整合,做出分级判断,可以提高乳癌检测的敏感度和早诊率,具有对人体安全、无损伤,灵敏度高,经济等特点,更适合做大面积妇女人群的乳腺普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远红外摄像系统,3、近红外摄像系统,4、同轴矫正系统,5、全反射镜,6、防尘透镜,7、分光镜,8、近红外光,9、远红外光,10、入射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摄像头的结构:
本乳腺红外双波段摄像头主要是由一个具有可调视场镜头的近红外摄像系统3和一个焦平面远红外摄像系统2共同组装在一个外壳1中构成。远红外摄像系统2的前方设置分光镜7,近红外摄像系统3的前方设置全反射镜5。分光镜7前方正对入光孔,位于摄像头的入射光路上,入射光10到达分光镜7后被分成近红外光和远红外光两路,远红外光进入远红外摄像系统2,近红外光到达全反射镜5,经全反射镜5的反射,进入近红外摄像系统3。两摄像系统中,其中远红外摄像系统2与壳体固定,近红外摄像系统3与外壳1是相对活动连接的,在两摄像系统之间设置同轴矫正系统4,以调整它们的同轴度。另外,在壳体1上的入光孔上还安装有防尘透镜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伟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伟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120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