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抱死的摩托车后制动臂传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11616.7 | 申请日: | 200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70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薛荣生;林毓培;郝允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L3/04 | 分类号: | B62L3/04;G01B7/30;B60W10/06;B60W10/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先禄;康海燕 |
地址: | 4007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抱死 摩托车 制动 传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后制动臂组件,具体涉及一种防抱死的摩托车后制动臂传感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摩托车的后制动臂组件为一杠杆结构,设在后制动臂右部上的轴套为支点,通过螺栓定位连接在车架上,后制动臂的前端设有踏脚板、后端设有的连接孔与制动拉杆的一端连接,制动拉杆的另一端与制动器连接。制动时,驾驶者用脚踩下后制动臂前端的踏脚板,后制动臂后端即带动制动拉杆移动,制动拉杆带动制动器工作,使车速减慢、或者停车。这种制动直接反映了驾驶员的意志和车辆的行驶状态.而发动机的工作状况与制动过程常常不同步,特别是在紧急制动时。制动过程不仅需要驾驶员判断路况,更需要发动机以及制动机构的协调动作,特别是在紧急制动时,可能发生摩托车前翻或者车轮抱死,侧滑,耍尾,失去转向等情况。随着电子控制技术在机动车上的应用,采集踏脚板的信号传送到控制器进行综合处理,是提高制动性能的必要措施。将传感器安装在摩托车的后制动臂上采集踏脚板的信号,将其传送到控制器对发动机的工作状况进行调整,使之与制动过程协调同步,是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但有的传感器成本高,不适应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振动环境;有的采集的信号与踏板转角不成线性关系,影响控制的精度;有的加工工艺复杂,成本高。因此,需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优化改进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抱死的摩托车后制动臂传感装置,它结构简单,能精确地将后制动臂转动的角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器,以便及时调整发动机的工作状况,使之与制动过程协调同步,提高制动的可靠性,防止紧急制动时发生摩托车前翻,侧滑的事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抱死的摩托车后制动臂传感装置,包括后制动臂,在后制动臂的右部设有轴套,在后制动臂的前端设有踏脚板,在后制动臂的后端设有连接孔,后制动臂右部的轴套通过定位轴连接在车架上,后制动臂后端的连接孔与制动拉杆的一端连接,其特征在于:在车架上设有传感器,该传感器与磁性元件对应;磁性元件设在与后制动臂直接连接的定位组件上、或者设在与后制动臂间接连接的定位组件上、或者设在与车架连接的定位组件上;传感器在磁性元件产生的磁场作用下输出对应电压信号,通过导线传输到控制器。传感器为霍尔传感器,磁性元件为磁钢。磁性元件随后制动臂的压下或抬起而转动或左右移动或上下移动,改变传感器周围的磁场强度,传感器即将电压信号输送到控制器,控制器同时采集转矩信号和车速信号,根据事先写入的程序对电机进行控制。目前,单个磁钢和霍尔传感器产生的电压输出范围约为2.5V,而控制器的输入电压要求通常需要0~5V,为提高兼容性,故采用双磁钢叠加电压的方法,扩大传感器的输出范围。而且体积较小,价格低,实用性强。
所述的防抱死的摩托车后制动臂传感装置之一,其定位轴为一螺栓,该定位轴穿过后制动臂右部的轴套将后制动臂连接在车架上,并在轴套与定位轴之间设有第一轴承;霍尔传感器通过第一定位座固定在车架上;两个磁性元件设在与后制动臂直接连接为一整体的呈扇形的第一定位组件上,两个磁性元件位于霍尔传感器的两侧.
所述的防抱死的摩托车后制动臂传感装置之二,其定位轴的左部设有两平行的平面、右部设有外螺纹;后制动臂右部的轴套的内孔设有两平行的平面,与定位轴上设有的两平行的平面对应配合,在定位轴与车架的配合部位设有第二轴承;霍尔传感器通过第二定位座固定在车架上;两个磁性元件设在与后制动臂间接连接的第二定位组件上,第二定位组件内孔设有内螺纹,与定位轴右部的外螺纹配合;两个磁性元件位于传感器的两侧。
所述的防抱死的摩托车后制动臂传感装置之三,其特征在于:定位轴的左部设有两平行的平面、右部为一螺栓;后制动臂右部的轴套的内孔设有两平行的平面,与定位轴上设有的两平行的平面对应配合,在定位轴与车架的配合部位设有第三轴承;霍尔传感器固定在车架上;两个磁性元件设在与车架配合连接的第三定位组件上,在第三定位组件的上部设有压缩弹簧,第三定位组件的上端与连接在定位轴右部螺栓上的凸轮接触,两个磁性元件位于霍尔传感器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能在紧急制动时,为控制器及时提供数据,快速有效地控制电机和刹车执行机构,有利于防止摩托车前翻或者车轮抱死,侧滑,耍尾,失去转向等危险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案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案在制动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案在未制动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案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A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116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