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身喷漆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11476.3 | 申请日: | 2006-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04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 发明(设计)人: | 孙俊;刘翔;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C5/00 | 分类号: | B05C5/00;B05C17/00;B05D7/1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 |
| 地址: | 400023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身 喷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身涂装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喷漆系统的改进。
背景技术
对于小型汽车车身喷漆系统,现行技术一般采用的是将动压室及静压室全部隔开,即手工喷涂一区、自动喷涂一区、手工喷涂二区、自动喷涂二区以及手工喷涂三区全部分区域隔开,送风时采用调节送风管道风阀及动压室风阀的方式进行,该结构的缺点是:同时调节各动压室及静压室的风量较困难,且静压室无匀风袋,送往喷漆室的风量不均衡,同一个区域的截面风速差异较大;特别是对于运行多年以后的涂装线,由于抽风风道的漆渣堵塞、各区域抽风机能力的下降等因素,各区域风速的调节更为困难。这些问题最终导致各喷漆区域漆雾乱串,并严重影响到涂膜外观质量及喷漆作业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汽车车身喷漆系统,以大大降低各喷漆区域窜漆现象,从而达到提高涂膜外观质量及改善喷漆作业环境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采用以下方案实现:
本汽车车身喷漆系统的基本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它包括依次相连的手工喷涂一区、自动喷涂一区、手工喷涂二区、自动喷涂二区以及手工喷涂三区,每区由上向下依次设有动压室、静压室、喷涂室,喷涂室下方布置有抽风系统和循环供水系统,其改进之处在于将各区的动压室设计为相互连通的形式,而静压室仍然相互隔开,并在静压室设置有过滤匀风装置,即在静压室上部设置调节风阀并在调节风阀下安装中效过滤袋。
本系统中,设计动压室不隔开是为了避免同时调节各动压室及静压室的风量,在静压室增加过滤匀风装置,兼有匀风及过滤作用,送往静压室的风量通过调节动压室的风阀开度来进行,这样可根据各个喷漆区域风速测量的结果方便地进行风速调整。
本系统各喷漆区域风量调节方便、可靠,避免了各喷漆区域漆雾乱窜的现象,可确保车体喷涂质量、改善作业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系统的整体布局图;
图2是一个区的断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整个系统的动压室及静压室布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汽车车身喷漆系统由手工喷涂一区1、自动喷涂一区2、手工喷涂二区3、自动喷涂二区4以及手工喷涂三区5依次相连构成。每个区的基本结构见图2,由上向下依次分布有动压室6、静压室7、喷涂室8,喷涂室下方布置有抽风系统9和循环供水系统10。参见图3,各区域的动压室6不隔开,设计为相互连通形式,以避免同时调节各动压室及静压室的风量,而静压室7则设计为隔开,在静压室7内增加过滤匀风装置,该过滤匀风装置是在静压室上部设置大量的调节风阀11,并在调节风阀11下安装中效过滤袋12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114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焙铝电解槽交叉打壳下料装置
- 下一篇:自卸汽车货箱底板加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