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筋冷轧扭机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10865.4 | 申请日: | 2006-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05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熊光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光仪 |
主分类号: | B21B1/16 | 分类号: | B21B1/16;B21B15/02;B21B15/00;B21B28/02;B21B39/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39重庆市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 冷轧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轧机技术。
背景技术
在轧制扭钢筋时,钢筋冷轧扭机组的轧辊是承受大负荷的易损件,过去传统的钢筋冷轧扭机组对轧辊的修复是必须将已磨损的轧辊从轧辊轴上取下,用专用的工艺进行修复,再把修复后的轧辊装回原位,需要经过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既费时,又易损坏机组的轴承等部件。
另外,传统的钢筋冷轧机组将已轧扁的钢筋推入扭转装置后便直接进入剪切装置,当机组超过一定线速度后,钢筋便会堆积在扭头处,导致机组不能正常生产,必须停机处理,所以一般的机组线速度只能在大约40米/分钟,生产效率的提高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钢筋冷轧机组,以方便轧辊的修复,避免堆钢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筋冷轧扭机组,包括有依次布置的热轧盘元、除磷机、轧辊、扭转装置和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轧辊修复装置,由一车刀或磨头装在座架上构成,座架固定不动,车刀的刀口或磨头的外圆工作面与轧辊的外圆相对。利用这一修复轧辊的装置,无需将轧辊从机组上取下,直接通过操纵安装在与轧辊位置相对的轧辊修复装置上的车刀或磨头,利用轧辊自身的旋转,通过控制进刀、退刀和来回走刀,对轧辊进行车加工或磨加工,修复完毕可将车刀或磨头移离轧辊外表面,不影响正常生产,比传统的修复方法省时省力省费用。
另外,在扭转装置和切断装置之间还安装有牵引装置。牵引装置是由一对由电机带动的牵引轮构成,牵引轮的线速度与钢筋的线速度一致,轮轴线与钢筋轴线垂直,将钢筋压在两轮之间。采用本牵引装置后,钢筋在扭转时不仅有从轧辊过来的推动力,还有牵引装置过来的额外的牵引动力,这样,即使线速度超过60米/分钟也不易堆钢。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是对轧辊的修复方便、省时,大大降低了修理费用和提高了工效,不会造成机组轴承的损伤;另外还能使钢筋冷轧机组比传统的机组轧制线速度更快,而且不堆钢,提高了成材率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钢筋冷轧扭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钢筋冷轧扭机组由依次布置的热轧盘元1、除磷机2、轧辊4、轧辊修复装置、扭转装置5、牵引装置、剪切装置9和卸料架10。轧辊修复装置由车刀11和座架3构成,座架3装在轧辊架上,固定不动,车刀11装在座架3上,其刀口与轧辊的外圆表面相对,通过电动或手动控制进刀和走刀,对轧辊外圆表面进行修复。牵引装置安装在扭转装置5和剪切装置9之间,具有一对由电机12带动的牵引辊8,牵引辊8安装在牵引座7上,牵引辊8的压紧力可调,并且转动的线速度与钢筋6一致,牵引座7的位置在钢筋6的轴线上可调,同时在沿钢筋轴向方向的位置可调,以适应不同规格的扭钢筋生产需要。
冷轧扭钢筋生产流程是:热轧盘元1经除磷机2剥壳,经轧辊4轧扁后,再经扭转装置5扭转成扭钢筋,经牵引装置牵引,最后经剪切装置9剪断后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光仪,未经熊光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108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干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据恢复系统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