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炉专用热电偶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10848.0 | 申请日: | 2006-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64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龙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强 |
主分类号: | G01K7/02 | 分类号: | G01K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涂强 |
地址: | 401147重庆市渝北区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专用 热电偶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电偶,特别是一种用于锅炉上的专用热电偶。
(二)、背景技术
现代的工业生产中,锅炉广泛的应用在冶金、化工、电力等行业。特别是硫化床锅炉,以其煤种适应性能强、负荷调节范围大、燃烧稳定、炉内脱硫和分级燃烧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等优点广泛运用在各大工业领域,但为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锅炉内的温度就必须严格控制。目前,锅炉温度的监测主要靠锅炉专用热电偶,其主要难题集中在专用热电偶材料的选择和耐磨性能的提高方面,即热电偶的保护管必须满足以下生产环境:1.耐高温性。硫化床锅炉内的温度高达800-1000℃,所以热电偶的保护管必须承受在此高温下的工作环境。2.抗腐蚀性。硫化床锅炉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碳化物、硫化物、氯化物、氮氧化物等腐蚀性强的介质,所以热电偶的保护管必须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3.耐磨性。硫化床锅炉的炉膛中的煤粉在燃烧时会不断冲刷热电偶的保护管,所以热电偶的保护管必须有较强的耐磨性能。
现有的热电偶是由接线盒、保护管、热电偶丝和测温元件构成,保护管的一端安装在接线盒上,在保护管内设置有带测温元件的热电偶丝,其中保护管多数是由Ni-Cr-W-Mo-Al或Co-Ni-W-Si等材料做成,虽然能达到上述的耐高温、抗腐蚀性、耐磨的条件,但它的使用寿命仍然不够长,通常使用1-3个月就会损坏,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在CN2769867Y中公告了一种名称为“循环硫化床专用热电偶”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是这样叙述的:一种循环硫化床专用热电偶,保护管外外焊接有法兰,保护管的一端安装有接线盒,保护管内壁通过粘接层粘接有刚玉管,在刚玉管内有内芯管,内芯管的前端为热电偶丝,在保护管外表面涂有耐磨涂层,在热电偶丝上喷涂有保护涂层。该实用新型虽然具有耐高温、耐压、抗腐蚀、强度高等优点,但该专利存在这样的不足:该专利采用的是两层保护管,第一层的保护管管壁较薄,第二层为陶瓷管,一旦第一层的保护管管壁损坏,那么陶瓷管将在高温下发生断裂,直接损害测温元件,因此使用寿命仍然有限。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耐高温、抗腐蚀、防断裂、耐磨性能强、使用寿命长的锅炉专用热电偶。它能够解决现有锅炉专用热电偶不耐腐蚀、容易断裂、耐磨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接线盒、带法兰的保护管和热电偶,保护管的一端安装在接线盒上,在保护管内设置有热电偶,其特征在于:热电偶是在耐高温金属保护管内设置有带氩氟焊焊点的热电偶丝。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将本实用新型通过法兰安装在锅炉的测温口上,用热电偶的补偿导线连接在热电偶的二次显示仪器上,热电偶中的热电偶丝的热电极有两种不同成分的金属导体形成回路,当两端存在温度差时,就会在回路中产生热电势,此时显示仪器上就会指示出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对应的温度值,直接读出炉内的温度。为了防止保证热电偶的长寿命和测量的准确性,热电偶采用外套保护管,同时热电偶本身也由耐高温金属保护管、耐高温MgO粉等组成,当保护管断裂后,由于具有耐高温金属保护管的作用,其测量元件仍然可以使用一定的时间。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耐高温、抗腐蚀、防断裂、耐磨性能强、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使用它能够延长锅炉专用热电偶的使用寿命,有效提高锅炉专用热电偶抗腐蚀、防断裂、抗冲刷的能力。
(四)、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中:1.接线盒;2.法兰;3.保护管;4.热电偶;5.耐高温金属保护管;6.氩氟焊焊点;7.热电偶丝;8.MgO粉。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锅炉专用热电偶,包括有接线盒1、带法兰2的保护管3和热电偶4,保护管3的一端安装在接线盒1上,在保护管3内设置有热电偶4,其特征在于:热电偶4是在耐高温金属保护管5内设置有带氩氟焊焊点6的热电偶丝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强,未经龙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108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锭细纱机集体落纱系统的拉杆滚轮装置
- 下一篇:玩具类游戏配件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