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无线遥控半导体照明灯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09494.8 | 申请日: | 2006-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85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杨术加;刘仁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首朗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3/00;H05B37/02;F21V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云 |
地址: | 550002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无线 遥控 半导体 照明灯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灯,尤其涉及一种以LED为光源的照明灯。
背景技术:目前,广泛使用的照明灯大多为白炽灯或荧光灯。而白炽灯的发光效率低,耗电量大、寿命短;荧光灯的发光效率虽然比较高,但又存在成本高、容易破损以及破损后容易造成汞污染等缺陷。随着技术的进步,近年来陆续出现了以LED为光源的照明灯,但由于分布在灯板上的LED均为矩阵排列而且LED的轴线均垂直于灯板,因此造成光线过于集中而形成光柱,从而导致照明范围较窄,不能满足照明的要求;另外,无论是白炽灯、荧光灯还是LED照明灯,其开启、关闭或亮度调节等均为手动控制,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以高亮度LED为光源,照明范围广,可实现遥控调节的红外无线遥控半导体照明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灯座、安装在灯座上的控制电路板、排列有LED阵列的灯板以及灯罩;控制电路板上设有整流电路、电流控制电路、开关控制电路和LED驱动电路;所述LED阵列由相互并联且呈螺旋放射状分布的多组LED队列构成、所述每组LED队列由相互串联的多只LED构成,其中每只LED的轴线与灯板的夹角沿半径方向由内向外逐渐增大;安装在灯板上的红外信号接收器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控制电路板与LED阵列电连接。
LED为高亮度发光二极管;灯罩为背面设有若干散射面的散光灯罩。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红外无线遥控技术,并在控制电路板上增加了电流控制电路、开关控制电路,因此能够通过红外无线遥控装置和电流控制电路对工作电流进行调节,从而达到调整整个LED阵列的照明度目的;同时,通过红外无线遥控装置和开关控制电路还能对整个LED阵列实现开、关以及定时开、关等操作,也可以对各组LED队列进行编组开、关操作;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将LED传统的矩阵式排列改为了放射状螺旋式排列,并使LED的轴线与灯板形成一定的倾角,从而彻底克服了以往的LED应急灯照明范围狭窄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还将以往各LED的并联方式改为了串联和并联相结合的连接方式,从而有效地简化了线路板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向视图。
图中:灯座1 控制电路板2 灯板3 灯罩4 外信号接收器5 LED 6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图1~2中,排列有LED阵列的灯板3安装在灯座1上,所述LED阵列由相互并联且呈螺旋放射状分布的10组LED队列构成菊花状结构,所述每组LED队列由相互串联的7只LED 6构成;其中,每只LED 6的轴线与灯板3之间的夹角沿菊花状结构的阵列半径方向由内向外逐渐增大。安装在灯座1与灯板3之间的控制电路板2分别与灯板3、安装在灯板3上的红外信号接收器5电连接,控制电路板2上设有整流电路、电流控制电路、开关控制电路和LED驱动电路。为了增加照明的亮度,LED 6为高亮度发光二极管;为了避免形成光柱而导致照明范围狭窄,灯罩4采用背面设有若干散射面的散光灯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首朗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首朗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094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