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倒置式铠装热电阻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09180.8 | 申请日: | 200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92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春晖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7/02 | 分类号: | H01C7/02;H01C7/04;G01K7/22;G01K7/16;H01L35/00;H01L37/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23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倒置 式铠装 热电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倒置式铠装热电阻,属热电器件的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通用的铠装热电阻的结构特征如附图1所示,主要由内置绝缘粉体6的金属套管2,分别置于金属套管2两端的闷头1和胶体7,置于绝缘粉体6内的热电阻元件3和对称设置的铠装引线5等构成。加工时,对称型3线的铠装引线5和热电阻元件3串联后焊接连接,外部再焊接一段同直径的金属套管2,再在金属套管2与热电阻元件3之间填充绝缘粉体材料6,经振实烘干后封焊闷头1。这种结构有它的局限性:一是加装焊接套管工艺较复杂,强度低,易折断;二是震动加实绝缘粉体密度不高,产品抗震性较差,响应速度较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能有效简化制造工艺,提升产品性能的倒置式铠装热电阻。
本实用新型为倒置式铠装热电阻,包括内置绝缘粉体的金属套管,置于金属套管上端的闷头,置于绝缘粉体内的热电阻元件和铠装引线,其特征在于铠装引线在绝缘粉体内为偏心设置,热电阻元件在绝缘粉体内为倒置设置,铠装引线的一端与热电阻元件的引出线在靠近闷头部位焊接连接。
所述的铠装引线在绝缘粉体内可为2~4个偏心设置。
所述金属套管的下端还可封接胶体。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现有的铠装热电阻的结构及制造工艺,采用铠装引线的偏心设置及热电阻元件倒置嵌入的结构形式,使铠装热电阻的结构设计更趋合理,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积极效果:
1、将热电阻元件直接嵌入铠装引线的压实粉体绝缘材料中,消除了因填装绝缘材料不密实造成的抗震性不佳的性能缺陷,并提高了元件对温度的响应速度;
2、省去了对焊一段套管的较复杂工艺,大大提高了套管的抗折性能和整体强度;
3、简化了制造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通用铠装热电阻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A-A面结构剖视图。
图中,1为闷头,2为金属套管,3为热电阻元件,4为热电阻元件与铠装引线的连接点,5为铠装引线,6为绝缘粉体,7为胶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内置绝缘粉体6的金属套管2,分别置于金属套管2两端的闷头1和胶体7,置于绝缘粉体6内的热电阻元件3和铠装引线5等构成,铠装引线5在绝缘粉体6内为2~4芯偏心设置,热电阻元件3在绝缘粉体6内为倒置设置,铠装引线5的一端与热电阻元件3在靠近闷头1的部位焊接连接。
加工时,先将铠装引线5偏心设置于绝缘粉体6内并与金属套管2加工成一体,再将热电阻元件3引出线向上嵌入坚实绝缘粉体6中,并将热电阻元件3的引出线与偏心铠装引线5在连接点4上焊接,在金属套管2的顶部适当填充绝缘粉体6并振实,经干燥后封焊闷头1,另一端头胶封胶体7并引出引线,即加工完成一支倒置式铠装热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春晖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春晖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091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随意设计图案的发光装置
- 下一篇:红外线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