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洗衣机内桶外壁的清洁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09066.5 | 申请日: | 2006-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19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周云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松下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F39/00 | 分类号: | D06F39/00;B08B1/00;B08B1/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林宝堂 |
| 地址: | 310018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洗衣机 外壁 清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衣机,尤其涉及一种清洁洗衣机内桶外壁的装置。
背景技术
洗衣机在使用过程中,内桶很容易积上污垢,因而会造成对待清洗衣物的二次污染。内桶内壁的清洗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如中国专利CN1697897公开了一种‘用于清洁洗衣机的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桶内不放入衣物的情况下向桶内注水;首次洗涤,以使水渗入污物,及去除轻轻粘附在桶表面上的污物;浸泡污物预定时间段;第二次洗涤,以使浸泡过的污物从桶表面分离,以及排出桶内的水。采用上述方法可清洁被污染了的洗衣机内桶的内壁,但是不能清洁内桶的外壁。内桶的外壁由于结构本身的原因,用户一般无法清洁,只能请专业人员来拆机清洁,也有使用专用清洁剂进行浸泡洗涤的,一是麻烦二是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理想的洗衣机内桶外壁的清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洗衣机内桶外壁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洗衣机的内、外桶壁之间装有清洁刷以及与清洁刷相连的位置切换装置。这里的位置切换装置也可说成清洁刷工作状态与非工作状态切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进一步完善,
对于清洁刷的结构,作为优选,所述的清洁刷为长度与洗衣机的内桶壁高度相当、具有刷毛的条状结构,清洁刷的端部与外桶之间有活动的连接点。所述的清洁刷的下端与外桶的下底活动连接,上端与外桶框架相连。
对于切换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切换装置为摇摆式;所述的摇摆式切换装置包含有与清洁刷相连的转轴,与转轴相连的摇臂和摇臂定位卡扣。
对于切换装置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切换装置为伸缩式;所述的伸缩式切换装置包含有与清洁刷相铰连的定位臂和卡位固定结构。
对于切换装置的第三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切换装置为旋转式;所述的旋转式切换装置包含有与清洁刷相连的转轴,与转轴相连接的旋钮以及定位卡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全自动洗衣机内桶外壁污垢清洁难的问题。清洁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实用,使用方便,可以配合洗衣机的清洁程序进行对内桶外壁的清洗,防止了对所洗衣物的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切换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切换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切换装置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所示,在洗衣机的外桶2与内桶1之间安装有清洁刷4,平时毛刷部紧贴外桶2内壁。在外桶框架3上设有清洁刷4的切换装置5,实现清洁刷4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切换。通过切换装置5的动作,清洁刷4的毛刷部紧触内桶1外壁,达到工作状态。
如图2所示是一种摇摆式切换装置示意图,在外桶框架3上有与清洁刷4相连的转动轴51(或清洁刷杆体的延长体),与转动轴相连的转动轴摇臂52,便于摇臂移动的摇臂滑动槽54,在两端有用于摇臂定位的摇臂卡位凸起53。
如图3所示是一种伸缩式切换装置示意图,移动与转轴57相连的卡位固定结构55就可达到使清洁刷4从非工作状态(图3-1)到工作状态(图3-2)的转换。
如图4所示是一种旋转式切换装置示意图,旋转工作手柄56到设定的位置,就可达到使清洁刷4从非工作状态(图4-1)到工作状态(图4-2)的转换。
工作时,控制切换装置,将其由非工作状态切换到工作状态,起动清洁程序,进行脱水动作。即内桶1空桶旋转,这样清洁刷4的毛刷部就对内桶1外壁进行摩擦刷动,去除污垢。清洁程序结束后,再通过切换装置5,将清洁刷4的毛刷部收回到外桶2内壁,不影响正常的衣物洗涤程序,也不使毛刷部长期处于摩擦状态,以减少磨损。
通过毛刷的刷动,以及清洁程序的运作,内桶1外壁污垢就得到去除,并在排水时一起排到桶外,防止了对衣物的二次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松下家用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松下家用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090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